7月底,由联合国基金(GEF)资助,澳大利亚可宁卫南京能源有限公司承建的南京水阁垃圾填埋气发电厂,正式并网发电,目前装机容量为1250千瓦,每年可发电870万千瓦小时,能提供5000户家庭用电。
垃圾填埋气发电工程包括沼气收集、发电和并网系统。在水阁垃圾场内分布着数十个深达25米的垂直沼气收集井,从这里收集的沼气通过输送管线,汇集到附近的沼气池收集站。垃圾沼气进入发电机之前,必须通过前期处理设备过滤掉水分、碳化物、粒状污染物并保持稳定的进气温度。沼气燃烧后产生的电力则通过地下电缆传输到100米外的电力输出终端站,并入当地电网供用户使用。
据介绍,利用垃圾沼气发电可实现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这是因为,垃圾填埋场沼气的主要含量是甲烷和二氧化碳,它们不仅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加剧地球温室效应,而且易引起自燃和爆炸事故。水阁垃圾填埋气发电厂现在每年处理的沼气,相当于3900公顷森林一年进行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或者是减少36000辆轿车一年行驶10000公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将垃圾化腐朽为电力,不但可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杜绝燃爆事故,还可将污染物转化为“绿色能源”。南京水阁垃圾场现在每天的填埋量达1200~1500吨,沼气丰富,气质稳定,预计可发电15~20年。
与垃圾焚烧发电相比,填埋气发电投资小,运行费用低,仅为焚烧费用的1/4左右。但是我国每吨垃圾的沼气产出量仅为欧美国家的60%,这是因为我国的垃圾成分复杂,在有机物中夹杂了大量的砖石、玻璃等。对此,专家呼吁尽快实施垃圾分类,对各类垃圾分别处理、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