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傅之庭 通讯员陈婷)五年累计引进外资项目总投资6.3亿美元,合同使用外资2.3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2.6亿美元,分别占历年总额的34.8%、36.0%和52.2%;新批内资项目总投资92.5亿元,占历年总额的38.9%。
记者日前从大榭开发区管委会获悉,“十一五”期间,该区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和重大项目招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促龙头企业增资扩建 主导产业形成规模优势
“十一五”期间,大榭石化、宁波万华、三菱化学等骨干企业在一期项目顺利投产的基础上,抢抓机遇,实施技改和扩建工程,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大榭石化高等级道路沥青年生产能力从75万吨提高到300万吨,形成年800万吨的原油加工能力,重蜡油裂解制烯烃项目有序推进。宁波万华MDI年生产能力从16万吨扩大到60万吨,新增36万吨苯胺、10万标方制气、24万吨甲醛的年生产能力;5万吨聚醚、1.5万吨HDI等新建项目逐步实施,产业链进一步延伸,运营成本进一步降低。三菱化学PTA增产10万吨1年,并新增2.5万吨PTMG的年生产能力。
开展上下游产业招商 产业链一体化程度提升
近年来,大榭开发区以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努力开展上下游和配套产业的招商、选商活动,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利用MDI项目副产氯化氢,引进并建成韩华30万吨VCM和30万吨PVC项目。引进另一500强企业德国林德气体投资建设两套规模为4万标方的大型空分装置,在满足万华工业园需求的同时,为区内企业统一提供工业气体。上述项目的建设形成了强强合作、互利共赢的良好格局,大大促进了大榭开发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聚氨酯原料产业基地的建设。
加快临港仓储物流业发展 港口建设快速推进
利用深水良港的资源优势和临港工业的产业优势,大榭开发区加快发展能源及化工品的仓储、中转物流业。五年累计完成港口投资23亿元,新建3000吨级以上各类泊位13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1个,新增吞吐能力3510万吨,设计年吞吐总量达到7435万吨。建成中石化原油中转基地二期、中油油品储运基地、思多而特液体化工品公共罐区等一批仓储项目及配套的码头项目,已形成4000万吨以上的油品中转能力。同时,小田湾油品仓储项目、穿鼻岛油品液体化工品储运中转项目和大榭能源化工交易中心正在积极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