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环境安全无小事。昨天,全市化工行业整治行动打响首炮,市环保局和市安监局联合检查了位于南湖区大桥镇的嘉兴市嘉联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和中华化工集团。
“你们公司有没有制定环境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平时有没有经常举行应急预案的预演?”“应急物资齐全吗?”昨天下午,市环保局和市安监局的检查人员对嘉联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和中华化工集团的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详细询问,了解了企业的环境应急预案制定情况和安全设施运行情况。
嘉联氯碱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化工原料经营储存型企业,这家公司占地约26亩,地面上有大大小小30多个储罐,储存了硫酸、盐酸、液碱等基础化工原料共四五千吨,俨然是一个“化工超市”。“这种化工原料属于易致毒化学品,且具有强腐蚀性,虽然不是易燃易爆物质,但一旦发生泄漏,会对周边河流和土壤造成污染,一定要立刻处理。看,储罐的旁边堆放了一些黄沙、消石灰,这些都是在发生泄漏事故时必备的应急物资。”市环境监察支队检查人员告诉记者。
“安全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企业才有效益,才有工资和奖金,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不但一无所有,还会犯罪!”“2·24”大气污染事件给嘉联氯碱化工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包明中带来极大触动,他表示,公司经常举行应急预案演练,公司成立10年来没有发生过一次环境安全事故,“今后我们将每天叮嘱员工注意规范操作,防患于未然。”
“2·24”大气污染事件同样让中华化工集团副总经理朱维君感到震惊,他深深体会到,化工企业必须对周边老百姓的健康负责。他表示,最近公司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良,去掉了一些易燃易爆的工艺环节,不仅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还减少了环境安全隐患。此外,公司的每个车间都设有检举箱,鼓励员工主动对不规范的操作行为进行举报,鼓励员工自查自纠。
据了解,嘉兴全市目前有经营储存型化工企业400余家,生产型化工企业200余家,这些企业都是此次化工行业整治行动的检查对象,此次整治行动将持续半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