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LNG设备
化工人不妨来揭化工底细
2011-07-13 11:4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食品出现了安全问题,而且多与化工产品有关,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化工行业。其实,这些大大小小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是人为因素所致,有些化工产品本来就不应该出现在食品中。 


  比如笔者熟知的硫黄,只要有煤气净化脱硫工艺的焦化厂都生产硫黄。无论是提纯硫还是浓度较低的硫膏,都有很强的腐蚀性和刺激性,气味难闻,不要说食用,就是皮肤接触,对人体的危害都很大。由于硫黄的化学性质活泼,有着很强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所以一些不法商人用它来漂白木耳、馒头、生姜。很显然,经过硫黄熏蒸的食品尽管外观好看,但是食用绝对是有害的。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化工行业尽人皆知的常识,行外人却不一定知晓。在这种情况下,有着丰富专业知识的化工人就应该多揭发跟食品有关的化学物质的老底,比如在塑料、化肥、农药、食品添加剂等领域,哪些产品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具有这种化学性质有可能被用作什么非法用途等等,告知公众预防或者辨识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这一方面可以让公众了解更多的跟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工知识,学习辨识真假,很好地防范无良商家;另一方面可以让人们在增长化工知识的同时,理解化工行业,为化工行业消除负面影响。


  但是鉴于每个人所在企业的局限性,即使熟知某一种化工产品,也只能有一说一。比如知道硫黄却未必了解三聚氰胺。这就需要化工人通力合作,一起来一场兜底式的围追堵截,将已经用到食品中、危及人类健康的化工产品统一曝光,将可能间接用到食品中的化工产品进行公开,号召社会力量对食品行业进行监督,为社会的食品安全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 举报
  • 同类气品资讯
  • 热门评论
    加载更多……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