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LNG设备
柴达木科技创新:变压吸附制氧等六项成果获科学技术进步奖
来源:柴达木日报 宝音2012-04-18 08:56

  4月9日,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传来好消息,我州6项科技成果获2011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这6项科技成果奖分别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完成的《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勘探与发现》、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柴达木盆地盐湖钾资源高效开采关键工程技术与装备》、青海锂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青海高镁锂比盐湖提锂关键技术及应用》3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由青海山金矿业有限公司完成的《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生命保障氧气增补关键技术》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由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完成的《青海油田薄、互层压裂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和青海中航资源有限公司完成的《矿质多变条件下提高正浮选工艺氯化钾收率的研究及其应用》2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勘探与发现》课题以钻井、地震、地面地质等资料为基础,对目标区带进行物探配套技术,地震资料的精细处理解释,储层反演,构造及岩性圈闭识别研究、圈闭综合评价、钻探目标选择、井位论证,同时加强随钻研究及测录井新技术研究应用,为扩大柴西地区勘探成果提供了可靠依据。先后发现了切6号、切12号、切16号和切4号等—批含油构造,共提交三级石油地质储量逾亿吨。

  《柴达木盆地盐湖钾资源高效开采关键工程技术与装备》课题是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采矿领域取得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项目以建设我国大型钾肥基地并支撑其持续稳定发展为主线,建立察尔汗盐湖完整的矿床开采系统,形成我国盐湖“采输分离、分散采卤、集中输送”采矿新理论,攻克了晶间卤水深渠集卤技术、远距离输送技术、盐岩地基防渗技术、资源动态监测技术、变水位条件安全采卤技术,固体钾矿溶解转化技术。该项目首次建立盐湖矿床完整的开拓、采准、回采系统,建成世界第—个实现年开采地下晶间卤水超亿立方米的采矿工程,建成世界第—座低品位固体钾矿选择性“浸泡式溶解”开采示范工程基地。使我国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盐湖矿床开采技术和装备,共取得5项重大成果,1项国际领先、3项国际先进、1项国内领先。

  《青海高镁锂比盐湖提锂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采用高镁锂比盐湖提锂技术生产碳酸锂,生产中排出的固体是高纯度的氢氧化镁,液体是已经饱和的氯化镁卤水(可加工成脱水氯化镁),采用这套生产工艺,能做到无废渣、废液,使生产达到低耗能。目前,与高镁锂比盐湖提锂技术相关的三项技术均已获得国家专利,这—技术还将申请国家专项技术成果。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生命保障氧气增补关键技术》成果根据高原矿产资源开发的具体情况,形成了高原矿产资源开发生命保障氧气增补工艺和装备成套技术。揭示了变压吸附制氧浓度和产量随海拔高度变化的规律,取得了高海拔变压吸附制氧的效率曲线和气源容量匹配曲线,为高原室内富氧安全浓度的确定提供了技术基础。技术成果已在都兰县沟里金矿、西部矿业锡铁山铅屏矿、青藏高原那曲物流中心、可可西里风火山隧道、祁连山隧道等场所得到了长期应用。

  《青海油田薄、互层压裂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针对柴达木盆地储层薄、多、散、杂、高应力、强敏感、加砂困难、易引起早期砂堵的特点,进行了测井资料地应力、裂缝延伸参数敏感性、人工隔板控缝高有限元、各种控缝高压裂工艺技术适应性等研究分析,形成了—套适用于青海油田的薄互层压裂工艺技术,截至目前共完成薄互层储层改造58口井,累计增油53913.4吨,实现经济效益19408.8240万元。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矿质多变条件下提高正浮选工艺氯化钾收率的研究及其应用》课题针对马海盐湖钾矿矿质的多变性,研究了各类钾矿的赋存分布特征,定量分析了矿质组分;应用Lu—Maurer模型和分子模拟手段对复杂的电解质溶液体系进行了理论研究,研究了镁离子对氯化钾晶体生长的影响和镁离子对浮选过程的影响机理。该成果对马海盐湖不同原矿钾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示范意义,也对低品位钾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很好的借鉴。

  • 举报
  • 同类气品资讯
  • 热门评论
    加载更多……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