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本台消息:过去的五年,世界经济遭遇重创,但本市对外贸易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2011年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千亿美元大关,是2006年的1.6倍。外贸主体快速增加,实际利用外资额由41亿美元扩大到130亿美元,年均增速25.9%。同时成功举办夏季达沃斯论坛、“中阿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等重要活动,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在“走出去,引进来”的过程中,那些参与其中的亲历者有着怎样难忘的经历和感受?
基层声音
在比利时第二大城市安特卫普,有一座装饰有龙图腾的三层建筑,这就是由天津利和集团投资建设的中国欧洲贸易中心。这个中心集国际贸易、仓储物流、展览展示、科技转化、招商引资五大功能于一体。一楼上千平米的展厅里常年陈列着丰富多彩的天津商品,其中就有海鸥机械表、金锚园艺工具等知名产品。利和集团董事长白文斌说,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多种模式,但在发达国家安营扎寨的并不多,几年来的努力不仅让企业偿还了27亿元的负债扭亏为盈,中心还成为了宣传天津、帮助更多企业打开欧盟市场的敲门砖:
录音:前身是一个分拨中心,接手后我们马上进行人员调整、资金调整,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欠税问题、解决了中心的改造问题,把强有力的人才派到比利时开发市场。启动以后搞了一个天津商品常年展,转年又搞了一个中比商户对话会,紧接着做了一个天津国企携手走进欧洲,每次活动都是近一百家企业,通过贸易中心的人员、社会资源,把整个欧盟上百家大企业聚集到一起和天津的企业成功对接,仅2010年天津44家企业走进欧洲一次活动就与欧盟签订了60个合作项目,交易额达到120亿,包括纺织、机械、化工等等。在欧洲引起反响很大,提高了对欧盟贸易20%,玻璃制品、不锈钢制品重新打进欧洲。紧接着比利时又组织代表团到天津回访,加深了对咱们贸易中心背后企业的印象,看到咱们的实力、影响力。
拥有百年历史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法国液化空气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气体和医疗气体服务供应商。2007年,他们在天津建设了在华首个大规模工业气体管网项目。总长160公里的海通达管网分别向LG渤海化工、天津碱厂、天津石化炼油厂和乙烯空气分离装置等重大建设项目输送工业气体,液化空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夏华雄告诉记者,五年来他们持续加大在津投资力度,源于高效率的双边合作机制和持续增长的市场份额:
录音:天津拥有液化空气集团所确定的所有五大增长动力,“发展中经济体、能源、健康、环境和高科技”。目前我们的投资总额已超过150亿人民币,正在天津建造一套更新的空分装置。我们在天津也遇到过问题,涉及土地转让、各种证照的申请,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问题都得到了快速解决,我们和市政府共同成立了联合工作组,由黄兴国市长和液化空气集团董事长博天先生共同商定,目的就是推进在天津的投资,保障项目平稳运营。坚持在天津扩大投资规模并服务于众多大项目是我们保持强劲增长的源泉。
已成功举办两届的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对推动天津融入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升天津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起到了纽带作用,同时也吸引来了联合利华、安塞乐米塔尔、韩华、陶氏化学等世界500强企业相继来津投资。回忆过去五年天津承办大型展会的收获,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筹备办公室负责人张峻感慨地说:
录音:我们和世界经济论坛已经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也在跟他们的合作中充分体现天津办会的理念,不光是我们搭台外方唱戏,实际上是战略合作的伙伴关系,提供的不仅是硬件设施,还要从议题的内容方面、参与方面深入。这些大型的活动很重要的就是能让更多的世界企业、愿意与中国发展经贸往来交流的友好社团,让他们更多地了解这个城市的平台,同时通过我们良好的会议组织、服务,能够让参会代表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是体现城市国际化的很重要的一个方式。
记者感言:天津是一座港口城市,拥有发展对外贸易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外贸发展水平也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借助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政策支持,天津外贸人用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地将“走出去”的步伐迈得更远、更稳;与此同时,通过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将更多优质资源“引进来”,从而为天津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记者翟婧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