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厂在包钢的生产序列中可谓特殊——无需生产原材料、工艺链短、产品结构单一,这种看似“简单”的生产构成对于挖掘降本增效空间而言,并非一件利事。放眼行业,降低电耗、减少气体放散、挖掘设备潜能是同类生产企业拉低成本、提升效益的共识;而氧气厂自创一套强力“组合拳”,以前4个月降本增效超全年计划196万元的骄人业绩,印证了“拳法”的得道。
掌握信息 打通经络
在经年累月的生产供应中,氧气人一路摸索,形成了“少用,少产;多用,多供”的组产原则。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氧气厂以强劲的信息掌握力,打通了这“八字”原则的脉门。
炼铁厂、炼钢厂、薄板厂是氧气厂的大客户,随着包钢产能的不断调整以及日常生产检修的纷繁复杂,各家用户用气量愈发不均衡,氧气使用量波峰波谷差值不断增大,氧气厂制氧机组的经济运行面临着严峻考验。
被动局面下,氧气厂调度系统发挥中枢联络指挥的作用,一方面调整用户用气节奏,另一方面掌握用户用量规律。一道增减产指令,及时掌握节奏,既满足了用户需要,又达到了省电、减少高压放散的目的,实现了产供平衡。
“能源数据采集系统”也是辅助氧气厂及时掌握用户用气情况的良好渠道。各家用户气源使用量、气体压力、近期用量趋势、结算量等数据在能源数据采集系统上均有显示,氧气厂依据客观数据,分析调整生产运行方式,让软件成为了增效的工具。
控制成本 强健肌体
近年来,氧气厂几大用户生产高峰愈发集中,导致氧气厂不得不面临波峰“供不应求”、波谷“供大于求”的尴尬局面。一时是供气不足、一时是白白放散,无论哪种情况都牵动着氧气人的心。通过不断探索,“液体后备储存输送系统”被编入氧气厂生产流程。用气低谷期,富余氧、氮气体转化为液态储存;送气高峰期,液态气体再还原回气态,与在线产出气源一同送至各条生产线,有效解决了不同生产时段的用气矛盾。
大型制氧机组启停机会对设备本身产生寿损,同时启停机一旦与气体大幅波动期“撞车”,必将导致气体供应出现问题。氧气人开动脑筋,采用合理运行组合方式,长期运行大型制氧机组保证用户生产,适时停运部分小型制氧机组,减少无功能耗,在一启一停之间,实现科学供应,降低了生产成本。
成本重担压在肩头,鞭策着氧气厂职工用“放大镜”关注生产工序中的每一个细节。在长期实践中,氧气人发现,制氧机在吸入空气和制造氧气之间,不同的匹配组合会消耗不同的电能,氧气厂将两者调节至最佳匹配值,降低制氧机电耗攻关随之取得了新突破。
挖潜设备 活络骨骼
电气自动化部部长王万海是氧气厂的技术“大拿”,在过去几年间,由他牵头成立的进口设备国产化试验室,成功完成了多项进口设备国产化和设备节能改造任务。
美国英格索兰空压机是氧气厂十余年前采购、用于制造压缩空气的关键设备。由于压缩机设备升级换代较快,即便在原厂家,原来的零配件也难觅踪迹。如果重新启动生产,每套备件高达20万元,是原价的四五倍。王万海和电气自动化部职工不服气,几经钻研终于攻破壁垒,将原先的单片机控制改为PRC控制,不但更易于操作,而且每套5万元的价格也提升了氧气厂的技术“含金量”。
不仅如此,王万海和职工们还对动力变压器、制氧机组水泵实施变频节能改造,降本增效在职工中形成热潮。今年,氧气厂职工利用1号高炉中修及同步检修的时机,先后完成了16台制氧机冷却器芯子的国产化改造,节约备件采购费80万元;美国阿特拉斯ZH10000空压机冷却器原装铝翅片每套25万元,氧气厂为其换上了国产紫铜翅片,不仅采购费用降低一半,并且换热效果、备件寿命都高出了一倍。
培塑人才 升华灵魂
氧气厂职工冯成云发明的DH型空压机联轴器加油先进操作法,具有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消除油液渗漏、不需加热、无需电耗等多重功效,受到氧气厂维检职工的一致欢迎。冯成云说,他能够挖心思发明工具的确不排除以前落后加油方式的“逼迫”,但更多的还要归功于氧气厂职工“降本增效重担人人挑”浓厚氛围的鼓舞与带动。
去年以来,氧气厂在职工中先后开展“我为降本增效作贡献”、“对标升级上水平”等系列活动,并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为抓手,以先进操作法、职工“六小”竞赛等技术创新工作为重点,在厂内掀起了“比学赶帮超、主动参与降本增效”的活动热潮。
青年职工是氧气厂的一面旗帜。今年,氧气厂在青年职工中开展了“熟工艺、知安全、长技能、做中坚”技能提升活动。广大青年职工在宣讲教育、科技讲座、青年技术讲堂、先进操作法推广、QC小组活动中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带到实际工作和对标挖潜中,收到良好效果。同时,氧气厂成立青年技术攻关创新小组,并签订青年降本增效项目责任书,进一步提升了广大青年职工投身降本增效攻关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氧气厂设备故障率始终处于国内同类企业先进水平。为了节约外籍专家现场服务费,氧气厂的进口设备基本交由自家职工维护。外籍专家参观氧气厂进口设备使用维护情况后,挑指称赞。一流的设备维护水平、点点滴滴成本挖潜的执着以及对信息资源的采集把握,无不印证着氧气人精心、细心、用心的工作态度,这也是降本增效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泉源。 (钢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