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吁,中国应抓紧编制页岩气勘查开发“十三五”规划,明确2016~2020年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以指导产业发展。
报告显示,目前国内页岩气勘探已经在四川、鄂尔多斯盆地等地取得突破。不仅重庆涪陵焦石坝建成了首个规模化开发的页岩气田,四川长宁-威远和云南昭通也相继获得高产页岩气流。
据了解,中石油也在积极推进威远、长宁和昭通页岩气的规模化生产。目前已开钻井96口,完钻井41口,建成了年产7亿立方米的生产能力;延长石油推进陆相页岩气示范区产能建设,初步落实三叠系含气面积250平方千米,页岩气地质储量387.5亿立方米,产能2000万立方米/年。
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已投入约300亿元。其中,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和16家中标企业累计投资218.8亿元,共钻井669口。
报告指出,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可开采资源潜力居世界前列,勘查开发点上取得重大突破、技术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水平井成本不断下降,施工周期不断缩短。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攻关,我国基本掌握了页岩气勘查开发技术。
报告建议,为实现2020年300亿立方米的产量规划目标,中国应加快页岩气勘探开发及产能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