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了解,该机组由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套供货。机组的主体部分由沈鼓进行安装及调试,机组配套的蒸汽系统(包括超高压蒸汽、高压蒸汽、中压蒸汽以及低压蒸汽)和工艺系统以及与机组有关的仪表联锁监控均由四建公司完成。机组的超压蒸汽系统在完成蒸汽打靶并与主汽轮机无应力连接后,在10月24日顺利完成主汽轮机的单试,于10月底完成压缩机的空负荷试车。该装置压缩机试车的完成,标志着广东惠炼二期120万吨/年乙烯装置全面进入预试车阶段。
关于海油惠州炼化二期项目
中国海油惠州炼化二期项目位于广东省大亚湾石化园区,项目总投资达466亿元,是目前我国在建规模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工程。2013年7月,为加快中下游产业发展,实现炼油化工一体化优势,中国海油在惠州石化1200万吨/年炼油工程基础上,新建二期1000万吨/年炼油和120万吨/年乙烯工程。
10月2日,经过近三年的施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惠州炼化二期项目1000万吨/年炼油工程宣告试车成功。本次试车成功的1000万吨/年炼油工程建设包括15套炼油生产装置、配套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从9月16日,1000万吨/年炼油工程常减压装置引入原油,至10月2日,全厂生产流程全部打通,炼油工程仅用16天,实现了所有装置及公用工程的平稳生产,产出合格产品,创下了业界最佳试车纪录。
1000万吨/年炼油工程采用当前行业内先进的加工工艺,引进国内外专利技术达到11项,试车成功后,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达到2200万吨/年。预计每年可向国内外市场投放各类高质量油品达到2000万吨左右,生产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主要产品质量相当于欧VI标准。
同时,中国海油积极响应国家对于加快推进大型石化装备国产化的要求,大力推进重大设备、材料国产化,炼油工程国产化率达到90%。此外,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实现了6117万安全人工时记录,A、B级质量验收一次合格率达到99.2%,安全、质量、费用、进度始终保持工程建设管理领先水平。中国工程院王基铭等6位院士率团来惠调研,赞誉惠州石化为“中国最富有活力和最具竞争力的炼化企业”。
中国海油在120万吨/年乙烯工程中成功引入荷兰壳牌公司资本,由中国海油与荷兰壳牌各持股50%的合资企业中海壳牌拥有并负责运营。在与壳牌前期合作基础上,120万吨/年乙烯工程实现由“壳牌为引领”向以“海油为主导”的巨大转变,项目吸引壳牌拿出资金和独有技术,直接引进外资54.3亿元,有效放大国有资本功能,降低了运营成本和投资风险,创新了国际合作管理新模式,该项目已被列入“中央企业在重大项目中引进社会资本示范项目”。截至9月下旬,惠州炼化二期项目乙烯工程总体进度完成98.48%,预计明年年初实现机械竣工。
截至目前,中国海油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5120万吨/年;炼油乙烯生产能力位居国内第3位,成品油生产全面达到国V 标准;沥青产能位居国内前列,达到550万吨/年;润滑油基础油年产130万吨,成为国内第3大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商。中国海油炼化板块已经初步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的“两洲一湾”产业布局。 惠炼一期炼油项目于2004年8月获得国家批准,2006年11月破土动工,2009年4月一次成功投产。项目总投资178亿元,拥有17套主要加工装置,以及码头、铁路运输、原油和成品油输送管道等较完善的配套系统。炼厂集中加工海洋高酸重质原油,主要产出汽油、柴油、航空煤油以及液化气、石脑油、芳烃等15种优质石化产品,成品油远销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