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工业气体
美国工业气价为何低于中国
2010-07-01 12:29
6月1日起,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提高0.23元/立方米之后,工用、商用及车用气价也顺势上调。有人士发现,调价后国内部分地区的工业用气价,比美国的天然气价高出了一截。

  一家知名外资化工企业的内部高层昨天告诉记者,上海今日对非居民天然气涨价0.39元/立方米的消息一公布,他们立刻作了测算,结果发现,上海工厂所用的天然气价已高于北美工厂,这对上海厂的竞争力会有较大影响

  这家外企的基地设在上海西面的一个化工园区内,提价后,其天然气采购价为2.57元/立方米。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今年4月美国的商业用、工业用气均价,折算后为1.8元/立方米和0.985元/立方米,比上海、北京等地的部分工业用户价要低一些。

  东方证券6月底的研究报告也能看到,4月到6月期间美国的气价仍在低位徘徊,并没有大幅上扬。

  “美国现在的工业用天然气价确实要比中国低。”易贸资讯分析师王佳媚告诉本报记者,美国气价较低有三个原因:第一, 与美国非常规气(煤层气、致密气和页岩气等)的大量开采和生产有很大关系。据《中国能源报》报道称,美国2010年将开采510亿立方米的页岩气,占美国当地天然气开采总量的10%。

  第二,金融危机导致了美工商业用气需求的不足,因此这种区域性、无法形成全球交易的能源产品价格走势在北美就一直很低迷。如果回到3年前,美国天然气还在高位,而中国天然气价尚未提升,那么当时美国工业用气价实际上要比中国更贵。

  2005年年底、2008年6月是美国工业用气价的两段峰值,当时气价分别为2.33元人民币/立方米和2.72元人民币/立方米。而上述那家外企若当时也有工厂在上海运营的话,其拿到的气价约为2.18元/立方米,要比美国便宜。

  不能忽视的另一点在于,较充分的天然气竞争格局也为现在的美国创造了一个较低气价的环境。

  去年美国用气量为6亿吨,仍然保持世界第一大天然气需求国的地位。在美国,年产气30亿立方米的生产商有30家,中小型天然气厂商达8000多家。有50万用户以上的天然气管道企业则为38家。

  为了防止垄断,美政府规定天然气管道输送气企业要签订100%的合同气,这样能防止生产商与管道商合谋垄断天然气市场。但在国内则相反,中石油中石化(600028,股吧)和中海油控制了几乎全部的陆上与海上的天然气生产井、70%以上的跨省天然气管道。

  当然,在美国还有一个现象——民用气要贵过工商业用气,而中国民用气比工商业气更便宜。

  根据测算,美国私人住宅用气在今年4月的用气价约合2.28元人民币/立方米,比北京等地的民用气要贵一些。因此,中国工业用气价的走高,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民用气的涨价压力。

  国内不少用气企业,正在想办法减少气价上涨带来的影响。

  宝钢集团某子公司的能源部门负责人就告诉本报,提价后,公司的成本直接增加了近8000万元,“在该企业的整个能源成本中,如果不算煤焦采购成本的话,天然气的成本占比高达30%到40%。”

  他表示,公司打算直接从上游——中石油集团那购买一部分气,以节省一些费用。

  而在美国,不少企业遇到天然气涨价时,会首选转用其他燃料,这样做不仅能促进气价的下降,也能间接逼迫天然气生产商想方设法寻找非常规的、便宜的天然气。

  “但中国现在很缺气,不仅要引入更多的天然气,而且商业和工业用气也会继续提价,这种价格杠杆模式可能会长期存在。”国金证券(600109,股吧)研究员刘波强调。

  2010年中国的天然气实际需求大约在1100亿立方米~1200亿立方米,缺口为200亿立方米。到2020年,需求将递增到3000亿立方米左右。

会议通知:为推动气体分离行业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寻求发展机遇,促进国内外相关产业与用户、工程和贸易公司的交流与合作,我分会定于2010年10月9—10日在北京举办“2010中国国际气体分离产业现状及发展论坛”(详情请见:http://www.cngse.com/news/201006/关于召开“2010中国国际气体分离产业现状及发展论坛”的邀请函_2053.html)。该“论坛”作为“2010第五届中国国际流体机械展览会(IFMC)”的配套安排,与展览会相得益彰。
热忱欢迎国内外气体分离和低温液化行业的制造企业、科研设计单位,大专院校以及广大用户、工程和贸易公司等参加“中国国际气体分离产业现状及发展论坛”。我分会还愿为参会单位联系专家提供有关产品技术和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智者动先机,高端峰会欢迎您的加入!

联系电话:010-84675671  联系人:张小姐
 

  • 举报
  • 同类气品资讯
  • 热门评论
    加载更多……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