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工业气体
液化天然气客车为何开始走红
2010-07-05 11:55
 近日,多个城市放出声音,要投放液化天然气(LNG)客车:珠海今年要投放100辆LNG公交车投入运营;广东惠州今年准备购置100辆LNG公交车;大连要在国家旅游度假区域内用LNG替代柴油公交车。对此,黄海客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凤君解释道:目前,经济和环保的双重特征,使得昔日不受重视的液化天然气汽车,在西气东输全面贯通和海外油气大规模登陆的背景下,开始热了起来。
    据专家介绍,与压缩天然气(CNG)客车、液化石油气(LPG)相比,LNG客车在安全、环保、整车轻量化、整车续驶里程方面具有优势,使之在沿海和天然气充足区域开始流行起来。特别是公交运营企业,在地方政府节能减排指标和成本的压力下,愿意尝试使用LNG客车。从美国和欧洲的趋势看,各国天然气汽车的研制重心已经由CNG转向LNG。
    有关研究资料显示,与同功率的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天然气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可下降90%,一氧化碳可下降约80%,二氧化碳减少约15%,氮氧化物下降约40%,并且没有铅污染。瑞士联邦测试与研究实验室的一份报告称,使用天然气的汽车,二氧化碳的排放可降低约20%~30%。
    据了解,贵阳公交是最早使用LNG客车的用户之一。两年多前,贵阳公交就常常受困于地域和运输条件限制,因油料紧缺和油价高企影响车辆运营。而临近省份四川拥有的丰富天然气,使贵阳公交决定用天然气替代燃油。由于要靠汽车运输解决天然气供给问题,而国内又少有LNG客车,贵阳公交只得将LNG汽化成CNG使用。但使用中,6到8个高压钢瓶储存天然气的负载,影响运行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此外CNG气瓶充气压力高,易出现管道接口泄漏,撞击易爆炸等问题。再加上CNG公交车持续行驶里程仅有200公里左右,不足以应付公交车一天运行250至280公里的需要。
    为此,贵阳公交开始寻求解决方案,并与公交车制造方面的权威企业——黄海客车协商,联合开发LNG公交车。黄海客车负责该项目总布置设计和匹配计算的工程师柳庆波表示,LNG公交车与传统内燃机客车因燃料的不同,导致各种匹配参数不同。如果匹配不好,可靠性就差。
    柳庆波介绍说,LNG客车之前比CNG客车发展缓慢,与初期成本投入较高有关。据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卞学庄介绍,建设一个加气站的费用在320万~350万元左右。但目前,随着我国这几年天然气进口数量的增多,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建设也已开始在我国展开。据统计,目前国内已经投产、在建或规划中的进口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共计18个,分布在一些中心城市及东部沿海地区。
    此外,还有一些技术上的原因牵绊着LNG公交车的发展:比如进排气系统的控制设计,设计不好,就会出现燃烧温度过高,导致发动机舱内的工作温度较高,从而给线束的安全留下了隐患。此外布置中的载荷分配问题,也影响车的稳定性和气化效果。
    目前,随着国内客车企业研发技术实力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LNG车开始在国内“走红”,已有越来越多的地区计划使用LNG公交车。刘凤君介绍说,在加气越来越方便后,LNG车的经济型及500公里以上的续驶里程,将会使LNG客车的市场越来越广泛。
  • 举报
  • 同类气品资讯
  • 热门评论
    加载更多……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