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爱地高分子材料公司看到,出口到希腊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正在装车。今年公司将再上4条千吨级生产线。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莱芜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把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打造特色新材料产业聚集区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工作来抓,初步形成了以新型钢材及深加工、粉末冶金、特种纤维、煤化工、电子信息材料及元器件等特色新材料为重点的集群化发展格局。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发展到110余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24%;实现产业产值470.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2.7%,新材料产业化基地这块“金字招牌”开始呈现出夺目光彩。
在拉长和延伸四条产业链、培育三大新兴产业上求突破。以莱芜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为基础,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作用,重点围绕产业链条的延伸与拓宽,初步形成了新型钢材及深加工产业链条、粉末冶金产业链条、特种纤维产业链条、煤化工产业链条。同时,立足现有的莱芜金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积极培育电子材料及元器件、新能源汽车、生物医用三大新兴产业。截至目前,四条产业链上已积聚了150多家企业,所创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88%。
着力建设“四大园区”,搭建新材料产业发展载体。紧紧围绕全市现有的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莱芜高新区)、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莱城工业区、钢城经济开发区)和泰钢工业园四大功能区建设,重点培植、引进新材料项目落户发展。截至目前,四个功能区共引进项目282个,其中新材料项目106个,占37.6%,累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2.6亿元, 刘俊祥说,2010年,艾山街道按照市、区的部署要求,已对城中村改造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逐村成立了由副局级干部带队的7个拆迁工作组,全面入驻各村开展工作。近日,街道组织7个社区两委干部到青岛、淄博、临沂、德州等地进行了参观学习。目前各社区都已拿出了旧村拆迁改造方案,各项工作正紧张有序、扎扎实实地全面展开。截至目前,7个社区已完成拆迁面积150户近2万平方米。
周家坡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振贵说,城中村改造是强区富民的一项民心工程,街道把陈家庄、周家坡、陶家岭三个社区规划为工业发展区,我们要以土地为基础,以项目引资金,重点引进工业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积极借助政府力量及招商引资项目,以项目建设促拆迁工作。陈家庄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俊刚说,今年街道将在陈家庄社区规划建设艾山街道高新技术产业园,前期规划已经基本成型。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加大拆迁改造力度,确保两年内完成全部拆迁改造任务。逯家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周曰增说,街道将南城子坡、北城子坡、逯家庄、张庄等社区规划为服务业发展区,我们要结合旧村开发改造,以社区为改造主体,积极寻找房地产开发商,走拆迁、改造、建设一条龙的路子,将腾挪出来的土地重点发展三产服务业。据了解,这几个社区的拆迁改造任务将于年内全部完成。
刘俊祥表示,城中村改造工作时间紧迫,任务繁重。2010年,艾山街道将大力开展“城中村改造年”活动,按照“政府主导、村级主体、整体推动、突出重点、拆建结合、一村一策”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及市场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制定政策、强化宣传,齐心协力、合力攻坚,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拆迁改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