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工业气体
国家政策从紧地方热情不减 现代煤化工谨防盲目上马
2010-08-11 14:58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周竹叶近日指出:“传统煤化工中焦炭、电石等项目重复建设严重,产能过剩30%,淘汰落后产能是传统煤化工结构调整的必然。但同时,现代煤化工还要大发展,这是基于人们对化工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相比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的发展也是基于我国的能源结构‘富煤、缺油、少气’。” 

  煤制气引领现代煤化工发展

  近日,新疆伊犁年产55亿方煤制天然气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成为第4个经国家核准的煤制天然气项目;由国电内蒙古电力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20亿方煤制天然气项目也正在计划向国家发改委提出报批申请……这表明我国的煤制天然气正呈加速发展态势。

  相比传统煤化工,包括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等在内的现代煤化工正处于发展的前夜。其中,最为业界看好的是煤制天然气。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新型煤化工协调工作委员曾指出:“发展现代煤化工,即以煤气化为龙头,以一碳化学为基础,合成制取主要以取代石油化工产品和燃料油的化工产业。”

  煤制天然气可直接补充和替代矿产天然气,同时,煤制天然气的能量转换效率最高、耗水量最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且技术比煤制油成熟,因而是最理想的煤基清洁能源。同时,天然气价格进行市场化改革,也将有利于煤制气的发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表示:“在新兴能源产业发展的背景下,煤的清洁利用将和风能、太阳能一样,成为重要的替代能源。” 

  国家政策从紧 地方热情不减

  无论是传统煤化工,还是现代煤化工,都涉及煤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技术等因素,尤其是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是煤化工发展的制约因素。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此前透露:“‘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适度发展煤化工,但是政策导向是限制,将鼓励煤转电。”

  据了解,2009年国家制定发布了《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对煤化工行业明确提出了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机构的目标和要求。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广德表示:“当前煤化工过剩需要调整,这是必要的。但从长远看,煤化工还是要大发展。”业界普遍认为,根据目前的情况,“十二五”期间煤化工政策将继续严格的政策限制。

  但同时,地方政府对发展煤化工的热情却并未减退,山西、内蒙古、新疆等资源型省份仍将煤化工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这与国家的从紧政策形成对比。据了解,中央新疆工作会座谈会后,华能、华电等企业的煤制气项目都集中在新疆。这表明未来我国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发展重点将倾向于西部地区,同时,一些水资源充足、煤炭资源富集省份的煤化工项目将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偏爱。

  煤化工技术 装备瓶颈有待突破

  日前,伊泰集团煤制油工业化示范项目整套生产线达到满负荷稳定运行状态。南非沙索集团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宁夏—沙索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将于8月底召开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除煤制气、煤制油外,甲醇制烯烃、煤制乙二醇新型煤化工示范工程也不断取得新进展。

  总体来看,新型煤化工项目仍处于示范建设阶段,各地规划拟建的项目很多,面临投资风险和产能过剩问题,亟待行业引导并规范发展。王广德表示:“许多煤炭企业都涉足煤化工。其中,有经过科学论证的,也有的很盲目。如神华、兖矿等煤基多联产的发展方向肯定没错。”

  煤化工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目前还有许多关键技术从国外引进,这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困难。设备方面,为大型煤化工项目配套的核心反应器、压缩机、关键泵阀等主要装备还不能满足要求。周竹叶指出:“现代煤化工要发展必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传统煤化工的结构调整,如焦炭的节能减排;整个煤化工的技术瓶颈;现代煤化工装备的国产化。”

  • 举报
  • 同类气品资讯
  • 热门评论
    加载更多……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