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工业气体
新疆应合理利用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2010-08-19 11:42
      “黑”与“白”两种颜色是新疆产业的写照。“黑”是以石油和煤炭为代表的矿产资源,而“白”是以棉花、林果

  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新疆跨越式发展有很大潜力,然而,如何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是新疆各级政府面对的难题。

  “新疆资源非常丰富,但经济发展的短板是结构性缺水、交通运输困难,以及环境脆弱的压力。产业结构也不合理,重工业比重太重,石油化工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60%以上;轻工业比重太轻,劳动力就业面临极大困难。我们应抓住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加工业优势,发展轻工业和旅游业,提升服务业和外向型经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德儒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资源应合理利用

  新疆石油资源量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1/4强;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资源量34%,产量居全国第一;煤炭储量达2.19万亿吨,占全国资源总储量40%。进入新世纪,神华、鲁能等煤炭企业相继入疆,发展煤电、煤化工、煤变油、煤变气工业。

  新疆自治区经信委煤电煤化工负责人介绍说,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区将建成吐—哈、准东、伊犁、库—拜、克拉玛依—和丰五个煤化工基地。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煤电、煤化工的发展可能危及新疆脆弱的生态环境。

  “现阶段对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将对新疆节能降耗造成压力。如果将伊吾河的水全用于煤化工,那淖毛湖的农业发展、68万亩原始胡杨林的生存境况难以想像。”令赵德儒深感忧虑的是,如果地下资源不能做到合理有序开发,将加速原本十分脆弱的绿洲荒漠化、沙漠化。“水资源应更多保障城市发展、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以及生态建设等。”

  “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是新疆千载难逢的机遇,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等产业。”新疆自治区研究室政策调查研究处处长王阳喜告诉本报记者。

  打造旅游支柱产业

  记者从新疆旅游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区接待总游客1017.55万人次,总收入达98.89亿元。

  新疆寄望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餐饮、宾馆、物流、商业、文化、休闲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开发具有中国地域特色和新疆民族特点的旅游品牌和项目,使旅游业成为新疆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支柱产业。

  “新疆旅游资源需要整合和规划,旅游交通、景区开发、民俗文化等开发相对滞后,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旅游市场,未来应朝商业高端、生态旅游方向发展。”国务院一位政策研究专家告诉本报记者。

  “我们的旅游缺少投入和培训,旅游仅在起步阶段,景点没有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和线路的推介、宣传都不够,应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将来作为支柱产业可带动交通和建筑业的发展,也能带动旅游地农民致富。”赵德儒对记者说。

  据悉,国家旅游局将从2010年起到“十二五”末,每年投入2000万元,五年累计1亿元,从政策、资金、人才、客源等方面支持新疆拓展旅游产业功能,把新疆建设成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金融支持农产品企业

  吐鲁番的葡萄、和田的核桃、库尔勒的香梨……长期以来,把特色的林果业转变成为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一直是新疆各级政府追求的目标。目前,新疆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番茄酱加工基地以及中国啤酒花的主产地之一。

  “新疆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中小企业,如棉花加工可以带动农民增收和就业,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而现在大多数中小企业因为缺资金、缺人、缺电、缺技术、缺运力,有市场有销路的产品没办法运出去,制约了企业发展。”赵德儒说。

  “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加快新疆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力量,给中小企业生存空间,不仅有利于带动全区60%以上农村人口增收,还有利于调整全区经济结构。”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加大对新疆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中小企业放贷门槛,鼓励发展小额贷款公司。

  • 举报
  • 同类气品资讯
  • 热门评论
    加载更多……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