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工业气体
别让石化工安成为不治之症
来源:华厦经纬网2010-10-08 10:01
    中国时报发表社论“别让石化工安成为不治之症”,摘要如下:

    当岛内社会对六轻大火的记忆尚未退却之际,南亚嘉义厂又在周日烧出一把大火,浓密的黑烟直冲天际,延烧十多小时,从上午烧到午夜,消防队只能无助的望烟叹息;即使直升机加入救火行列,亦如杯水车薪,毫无帮助。这幕怵目惊心的画面,透过电视传达到每个人的眼中。这把火,烧到的不止台塑集团而已,整个石化业都“着火”了,让社会对石化产业的观感荡到最低。

    台塑集团一直是岛内的标竿企业,集团创办人王永庆被称为“经营之神”,以严格、高效率的管理著称,台塑集团也以严谨的作风,得到社会的信任。不过,在王永庆过世后,台塑集团先是上演风波不断的遗产事件,此事件固然对台塑集团形象稍有影响,但犹可定位在家族事务。但接二连三的六轻、南亚大火,却是最基本的工厂管理出了问题,让台塑累积数十年,擦亮如钻石般耀眼的招牌蒙尘。 

   六轻大火后,台塑高层应变不足,明显轻忽此一事件对地方民众、社会观感的负面影响。这次南亚大火后,隔天台塑集团总裁王文渊即南下嘉义,了解实际状况,并向地方民众道歉。虽然台塑与地方民众仍要就后续是否赔偿等事宜进行协商,但台塑高层这次的反应的确已较六轻大火时有显著改进,至少在地方民众与社会观感上较佳。

    六轻大火后,台塑内部曾检讨认为其对外公关有所不足,并强调台塑六轻对地方回馈可谓尽心尽力,但犹遭民众如何反弹;言下颇有不平之意。平心而论,尽管台塑所从事的是过去一直被认为高污染的石化产业,但在环保设备的投入上,台塑倒是也一直是不遗余力。而六轻对地方的回馈也从未间断,地方的确受惠良多,这些过往的种种努力与贡献,当然不容一笔抹煞。只不过,对地方民众而言,各种回馈、就业机会的创造,再怎么好、再怎么多,也比不过身家性命安全来的重要。当一把、一把的大火,烧得民众坐立难安,觉得居地已成“恶地”之际,在公关上这已经是一个“无法公关的公关”了。因此,台塑集团予其加强公关、抱怨其它,不如还是回归本道,作好工安。 

  台塑的这几把火,对石化业而言,亦堪称灾难。“中油”主导的石化计划(俗称八轻),在关键时刻碰上六轻大火,虽然台当局仍力陈八轻之必要性,但社会观感丕变,八轻就算能强度关山,必然引起社会争议。某个角度而言,八轻是六轻大火的“附带损失”,虽然尚未被“烧死”,但已气若游丝矣。而六轻、南亚大火后,因地方民众强力抗争,厂商必须付出的赔偿金、回馈等,若不能妥善处理,亦可能引发连锁效应,对各地的石化工厂产生极大的压力。有关单位,或企业厂商,都应未雨绸缪,及早因应。 

   台湾地区石化产业年产值号称四兆元,关联产业更多,一直是台湾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台塑更是产业龙头。这次台塑集团接连的工厂火灾,的确为该集团及整个产业蒙上一层阴影。我们期望,台塑及台当局有关单位,都能从事件中,发现问题、看出自己不足之处,策励改进,不要再有大火工安事件,更不要有眼看大火起却救不得的情况发生。

  • 举报
  • 同类气品资讯
  • 热门评论
    加载更多……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