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航天,动力先行。“嫦娥二号”的成功飞天,再一次展示了
嫦娥动力故乡——西安南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坚持自
主创新,为中国航天“先行一步,领先一路”的卓然风采。
为了打造推举“嫦娥二号”的金牌动力,为中国航天提供坚强可
靠的动力之源,六院不断推动液体动力技术创新,全面完成了包括探
月工程、载人航天为代表的国家重点型号推进系统研制任务,为中国
航天的发展奠定了坚强有力的动力基石,成为中国航天“先行一步”
“领先一路”的排头兵,展示了该院中国航天液体动力“国家队”的
特有风采。
自主创新 奠定“动力先行”基石
强大可靠的动力,既是人类进行一切太空活动的先决条件,是一
个国家航天能力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国航天能否和平开发利用太空资
源、跻身航天强国的首要保障。没有强大可靠的动力基石,中国航天
事业就无从谈起。
作为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中心的航天六院,始终恪守“发展
航天,动力先行”,坚持以国家的需求为牵引,以专业技术发展为推
动,将系统工程的管理方法运用到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中,形成了
研究、设计、生产、试验和服务一脉相承的科研生产创新管理体系,
富有特色的三位一体组织管理模式和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控制、零缺
陷管理的精细化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强有力的服务保障体系。液体火
箭发动机研制技术始终走在航天技术发展的前沿,走出了一条中国特
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为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2008年7月液体动力重组,航天六院汇聚西安、北京和上
海三地液体动力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资源,秉承“汇聚能量推举
梦想”的液体动力发展理念,抓好长远规划,推进自主创新,注重人
才培养,形成了完整的航天液体动力产品系列,圆满完成了从推举火
箭升空,到“嫦娥二号”奔月的所有动力系统研制,奏响了“嫦娥二
号”精准定点和腾跃自如的美妙旋律。
持续创新 引领液体动力“领先一路”
中国液体动力事业的发展水平,对整个航天事业不仅起到基础作
用,更为重要的是发挥先导作用。液体火箭发动机作为“弹、箭、星、
船、器”五大航天器的心脏,只有持续不断地实现创新发展,不断取
得关键和核心技术的突破,才能为中国航天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
强大可靠的飞天动力,从而实现中国航天“领先一路”的目标。
航天六院为适应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对液体动力“先行一步,领先
一路”的战略需要,提出了“打造中国航天新动力、开创科学发展新
境界,构建科学发展政治保障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两新一体系”工
作目标,明确了“新动力”中涉及核心和关键技术的突破领域,鲜明
地提出了“液体动力有起点,创新发展无终点”这一科学发展的“新
境界”要求,从思想、政治、组织、文化、人才、创新等各个方面构
建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障体系,从而为研究院自主创新、持续创新
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为了适应中国航天高密度卫星发射、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实现
探月工程的现实需求和中国航天未来发展中突破空间试验室和空间交
会对接技术、建立空间站、开展深空探测的战略需要,六院不断消化
吸收再创新,以新一代运载火箭主动力装置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氢氧发
动机、气氧煤油姿控发动机、先进上面级发动机、探月工程用变推力
发动机为代表,自主研制的国家重点型号发动机突破多项关键技术,
填补了国内空白。特别是新一代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突破
了一系列关键和核心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新一代运载火箭核
心技术的国家,使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为研
制下一代可重复使用发动机积累了技术基础。
集成创新 为主战场“技术领跑”
作为我国航天液体动力研制中心和“国家队”的航天六院,不仅
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也在国民经济主战场、
特别是引领陕西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发展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过程中,六院坚持军民结合,军民融合,
军民共用,既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又注
重航天液体动力技术的转化应用,加强集成创新,发挥航天液体动力
技术优势,实施核心企业带动战略,形成流体机械、热能工程、光机
电一体化三大产业板块,培育了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
北京航化公司等重点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航天
技术应用产业年收入已超过全院总收入的60%,既为国家重大装备制
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解了燃眉之急,又使该院从一个单一的军工企业,
发展成为拥有宇航、导弹武器和航天技术应用、航天服务四大主业,
年产出突破60亿元的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走上了军民融合发展的快
车道。
在流体机械板块中,六院突破和掌握了高效成品油长输管线输油
泵机组及阀门的设计生产技术,并成功实现国产化应用。热能工程板
块,拥有了以低压低热值燃气燃烧等为代表的十余项燃烧技术,形成
了以燃烧产物的组分模拟计算为核心的焚烧处理技术,以低温热源应
用为代表的节能技术,以解决低温露点腐蚀问题为重点的余热回收技
术,掌握了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具备了系统单元集成能力。掌握了立
体多维热传导、氢硅烷法多晶硅工艺技术、化工醇工艺、大型装备成
组技术,在石油化工、煤化工、有机硅、多晶硅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在光机电一体化板块中,张力控制、印刷套准等多项印包机械
核心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这些跻身世界一流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
突破了国家有关行业重大装备制造的瓶颈,成功培育了一批具有专业
特点的项目和产品群,不仅直接服务于国家关键技术装备国产化示范
工程,而且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化工、消防、环保、工程机械等
领域。以长输管线大型高效输油泵、石化和化工生物装备、大功率液
力传动系统、印刷包装设备为代表的多个重点产业化项目实现替代进
口或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上展示了航天六院作为中
国液体动力国家队“技术领跑者”特有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