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配套市场
阳泉银监分局督促银行业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发展
2010-10-14 14:16
    阳泉以煤立市,是全国重要的矿产集中区,境内已探明的矿藏多达52种,是我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之一、全国三大铝矾土生产基地之一、五大硫铁矿生产基地之一,其中煤炭产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90%以上。近年来,阳泉市银监分局督促辖内银行业机构大力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发展,通过输入端减少碳源、转化端提高能源效率、输出端减少碳消费、全过程增加碳吸收等四条途径,努力实现"黑色"经济"绿色"发展,走出一条符合阳泉实际的能源城市低碳转型之路。

    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一)依托资源优势,调整发展思路。过去,阳泉一直走单一生产、粗放经营之路,资源消耗大、综合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近年来,阳泉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是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有效途径,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通过中间转化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低碳化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变传统的"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单向的线型工业结构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工业结构,最大限度地完成中间环节的碳转化,最终实现低碳排放。

    (二)确定重点项目,形成循环链条。2009年,阳泉市启动百项工程166个,为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83%。这些项目中,只有5个是煤炭改扩建项目,其余都是低碳项目。如山西吉天利科技有限公司的 "蓄电池生产和废旧电池无害化处理"循环发展项目,铅回收率达95%以上,可以彻底消灭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危险固废处理零排放、无害化、资源化,同时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可有效缓解铅资源紧缺,预计首期工程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6亿元,安排就业1000余人。作为阳泉市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阳煤集团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按照"纵向一体化战略,拉长煤化工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围绕肥、醇、炔、苯、油、烃六条发展主线,开展煤化工循环工艺研究,逐步形成"煤-煤气化-煤化工"产业链条。

    (三)加强国际合作,成功申报CDM。CDM(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发达国家缔约方和发展中国家缔约方之间的一种合作机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可通过CDM项目合作,实现温室气体减排量的转让而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阳泉市成功申报阳煤集团瓦斯发电项目、南煤集团煤层气综合利用、固庄煤矿、阳泉中能煤层气开发有限公司的瓦斯发电等CDM项目12个,正在筹建石港矿2万吨液化煤层气项目、寺家庄矿5万吨液化煤层气项目以及低浓度瓦斯提纯项目、寿阳区煤层气综合利用项目。

    (四)信贷及时跟进,助推低碳发展。阳泉市银行业机构2009年为"百项工程"中的24个环保项目新增贷款14亿元,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煤炭、清洁能源等优势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向阳煤集团氧化铝项目、南煤集团煤矸石电厂等发放项目贷款;向煤炭等主导产业倾斜,新增煤炭行业(包括阳煤集团瓦斯发电项目、南煤集团煤层气综合利用、固庄煤矿瓦斯发电等CDM项目)贷款24.8亿元,为煤炭资源整合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其中,阳泉市商业银行为阳泉中能煤气层开发有限公司利用瓦斯发电项目贷款600万元;农信社2009年为山西吉天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发放贷款3800万元,2010年准备为该企业"蓄电池生产和废旧电池无害化处理"循环发展项目发放贷款1.6亿,为盂县西小坪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从煤到煤气再到天然气的改造项目发放贷款6700万元。

    二、低碳转型效益初显

    (一)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一是增强了地方经济实力。2009年,虽饱受金融危机影响,阳泉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8.7亿元,同比增长7.1%;财政总收入完成78.1亿元,同比增长14.6%。截至2010年5月末,阳泉全市财政收入突破39.4亿元,同比增长18.6%;固定资产投资48.42亿元,同比增长25.2%。二是农村信用社取得较好的收益。2009年,盂县信用联社通过向低碳企业发放贷款,增加利息收入1273.6万元。

    (二)节能降耗取得实效。2009年,阳泉市共淘汰电石产能8.24万吨、水泥产能20万吨、电力装机40万千瓦,全市"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降低率累计进度达到75%。阳煤集团为全世界第一家用瓦斯气焙烧的氧化铝生产企业;盂县西小坪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耐火砖经历了从煤到煤气再到天然气的能源转变过程,使用天然气与使用煤相比,每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400吨,烟尘排放量减少260吨,实现了从高能耗企业到能源节约型企业的转变。

    (三)空气质量明显改善。2006年起,阳泉市开始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利用山、河、路、城等自然资源,结合城中村改造、新农村建设、煤矸石治理、铁路公路通道绿化和城市扩容提质,全市绿化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目前,阳泉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48%,绿地率达33.90%,2009年通过省级园林城市验收;市区二级以上天数353天,大气污染指数下降10.9%,城市污水处理率达77.8%,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51.2%,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三、几点启示

    (一)发展低碳经济依赖方式转变。身处高碳能源区的阳泉市,通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了工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单一型向循环型、资源消耗型向综合利用型、外延扩张型向内涵挖潜型的转变。2006年起,阳泉市在提高煤炭利用效率上狠下工夫,着手煤炭行业的优化升级改造,151座地方煤矿整合成53个,资源回收率由55%提高到80%以上。按照全市每年煤矿开采能力计算,提高25%的资源回收率可增加1090万吨煤炭产量。同时,全市煤炭洗选能力提高到近亿吨,初步实现了煤炭行业的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清洁化、安全化生产,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二)发展低碳经济依靠政策扶持。在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合力推动下,阳泉市企业转型升级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加之国家政策的扶持,煤城的经济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2009年,阳泉市共争取到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和省级补偿资金1.08亿元。阳泉市在大力发展煤炭产业的同时,积极开发利用煤层气,并给予财政补贴。如阳煤集团煤层气公司2007年获补贴2639万元、退税578万元,2008年获补贴4270万元、退税2302万元,2009年预计获补贴3560万元、退税1382万元。

    (三)发展低碳经济带来可观收入。煤炭企业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既可减少治污成本,又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面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利时机,阳泉市成功申报阳煤集团瓦斯发电项目、煤矿瓦斯发电等CDM项目12个。截至2009年末,已收到瓦斯电厂第一至第三监测期(2007.9.5-2008.9.30)CDM收益8297万元,收到氧化铝厂第一至第二监测期(2008.1.3-2008.9.30)CDM收益2809万元;截至2010年4月末,已收到瓦斯电厂第四至第五监测期(2008.10.1-2009.7.31)CDM收益5334万元;2010年内预计还将收到CDM收益10200万元。 中国银监会阳泉监管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朝霞

  • 举报
  • 同类气品资讯
  • 热门评论
    加载更多……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