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是富煤少油贫气,从宏观上讲,发展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将会作为石油、天然气能源的替代和补充。据中国化工网数据显示,新疆煤炭预测资源量为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储量的四分之一,如此丰富的煤炭资源正在成为全国能源界的焦点。随着中国内地一大批老的煤炭基地资源枯竭的趋势进一步凸显,对新疆煤炭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大。
目前国内将煤炭转化为能源产品的方式有发电、煤制油、煤制甲醇和二甲醚、煤制天然气等,能量效率由低到高为:煤制油(34.8%)、煤制二甲醚(37.9%)、煤制甲醇(41.8%)、发电(45%)、煤制天然气(50%~52%)。煤制天然气的能量效率最高,是最有效的煤炭利用方式,也是煤制能源产品的最优方式。
中国化工网行业分析师李倩介绍,煤制天然气在煤价300元/吨,生产成本为1.5元/m3,达到10%内部收益率时,售价仅为2.1元/ m3。而目前新疆的动力煤价格最高在200元/吨左右,神华集团新疆公司准东露天煤矿的销售价格由于受到自治区政府限制,每吨不超过120元。但是,国家发改委在6月初将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提高了0.23元/立方米,之后各地天然气纷纷调价,山东省车用天然气每立方米已经上涨到4.6元。这无疑给煤制天然气带来了不小的利润空间。
以煤电、煤化工等形式实现转化,然后通过输电线路或管道供应内地市场这是新疆的发展战略。资料显示,到2020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超过16亿千瓦,而目前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仅6亿千瓦,增加的10亿千瓦中有6亿千瓦需要靠火电,届时煤炭年需求总量将达50亿吨左右。除新疆之外的其他地方每年最多只能提供30亿到35亿吨煤炭,这就意味着每年有15亿吨以上的煤炭需要依托新疆和进口解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化解运输瓶颈外,新疆自治区政府提出这样的发展战略还有其自身的考虑。“如果直接将煤炭运到内地销售,当地经济受益不大,煤炭开发后的环境恢复还需要大量资金。而在当地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引进一批大型能源企业,将对拉动当地经济的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自治区一位官员告诉记者,政府在引进大企业开发新疆煤炭资源时,就对他们提出了就地加工转化,提高附加值,解决当地经济发展的要求。
新疆的自身资源优势使其成为发展煤化工的一片沃土。而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十一五”计划即将结束,“十二五”计划即将出台的关键时刻,网盛生意宝-中国化工网联合新疆昌吉州政府,将举办2010中国煤制天然气/煤层气(国际)高峰论坛,届时将有来自国内外各大能源企业的近300名高层到会交流。本届论坛将成为企业了解昌吉、投资昌吉的一个崭新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