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二:2006年9月1日,我市与永煤集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约。市长刘长春、永煤集团董事长陈雪枫分别在协议上签了字。按照这一协议,永煤集团将全面重组开封铁塔橡胶集团。当年年底,永煤集团决定在我市投资16亿元实施年产4万吨聚甲醛项目,第二年4月再次介入空分集团的改制重组业务,并对企业产权进行全资收购,投资近30亿元在开封新区实施大空分项目。
谈到我市企业改革工作,市国资委主任王亚甫仍然显得异常惊喜。9月16日他说:“在市委、市政府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带动下,我市已经成功引进平煤集团、晋煤集团到我市投资创业。永煤集团进入开封,标志着三大煤业集团进入开封、投资开封,也表明我市在引进外部优强企业、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王亚甫说,我市国企改革于上世纪80年代拉开序幕、90年代全面启动。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推动下,我市国企改制工作先后经历“四个阶段”,其间出现了两次大的改制高潮,目前正处于第二次改制高潮的收尾阶段,因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企改制工作已经“大头落地”,市委、市政府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重点因此转向深化改革、巩固成果、项目带动和重点工业企业培育等改革的纵深领域。
王亚甫从改制的理念、方向和形式上对我市国企改制工作进行了划分。他说,2003年以前,我市国企改制普遍采用企业干部职工内部入股的形式,实际上是企业自己改自己,单纯以企业内部循环的理念进行改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企业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是通过改制新注入的资金相当有限,企业的经营机制无法得到根本转换。2003年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主导下,我市国企改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找准投入不足、底子薄弱、企业内部循环这些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关键症结,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大胆引进外部优强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企业改制,从而实现了由单纯依靠自身积累求发展到以自身存量资产为依托,借助外部资金技术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实现存量盘活增量扩大和壮大民营的重大转变。以“三大煤业”为代表的一批外部优强企业进入开封投资创业,使开封企业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资金短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投入大幅增长,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职工债务得到了较好的清偿,企业债务也得到了较好的核销。在外部战略投资者进入开封过程中,来自区外的资金、技术、资源以及相关的投资平台、项目平台、信贷担保工具等新的发展要素蜂拥而至,使本土企业的存量资产、市场资源和技术优势等有了坚强的发展依托。外部战略投资者与本土企业之间的有效融合,最终使一大批企业改制重组后产生良性的优势放大效应,又引来了新的投资伙伴、投资项目,从而实现了以盘活存量带动增量扩大、以增量扩大促进存量盘活的良性循环。经过近年来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环境、拓展规模,我市主要国有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重新崛起,目前正在实现做强做大。特别是最近几年来,经济规模逐年膨胀,经济效益全面提升,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由2002年的不到400家增长为1100多家,去年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90多亿元,是2002年的近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