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长炼王龙坡罐区1万立方米的2#原油罐二次密封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经专家组鉴定,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大大降低了原油储运损耗。这是长炼罐区落实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生产的一个新技术应用项目。
油品在储存过程中,受气温变化和收付油品作业影响,挥发的油气直接排向大气造成污染,尽量减少油气挥发是罐区实现“低碳”生产的首要任务。近年来,长炼采用整体规划、分批整改的办法,对44台储存汽油类油品的油罐全部安装了内浮盘,减少了油品直接与大气接触,大大降低了轻油损耗。原油大型外浮顶罐二次密封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技术,他们就分批分次利用油罐大修的时机,对5台原油罐安装二次密封,进一步减少了原油储存损耗。
储存石油液化气等气体产品的球罐,在油品付空后罐内充满气体介质,在第二收油过程中必须将气体排入火炬放空,浪费了大量气体资源。长炼就对同一介质产品的罐顶气相管道连通,罐内气体在同品种的不同油罐之间流动,从而彻底消除了罐内气体放空现象,实现了气体100%再利用。
油罐定期清洗产生的废渣,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解决好这些废渣的出路,就成了罐区“低碳”生产的另一个重要任务。他们完善了油罐清洗工艺,轻质油罐用水洗分离油泥;重质油罐采用机械化作业清洗,将罐底油泥用热水搅拌分离,分离出来的油品全部回收。同时,他们还与地方环保砖厂建立业务联系,废弃的油泥作为了砖厂的原料,实现了废物的再利用。
近年来,长炼先后投资8500多万元,应用了内浮盘、外浮顶二次密封、球罐气相管道连通、油罐清洗油品回收和废渣再利用等多项新技术,据统计,每年减少“三废”排放2600多吨,在降低油品损耗增加企业效益的同时,罐区实现了“低碳”生产,社会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