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部门积极协调,途经路段可以顺利通行
规范煤层气运输仍是一个有待尽快解决的难题
加气站停满了等待加气的车辆。 焦宇 摄
由于加气站“断气”,市区公交车以及出租车21日出现大面积停运,市民出行严重受制。23日下午,市区4个加气站恢复了正常供气,趴窝的公交车和出租车逐步恢复正常运营。
尽管加气站已经恢复正常供应,但究竟是何原因使市区出现“断气”现象,这一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运气车辆在运输过程中要经过端润一级路和晋阳高速公路两个路段才能到达市区,而运气车辆属于危险品运输,并且车辆超长,属于重点监管车辆。为了保障道路的安全,从本月21日开始,这两个路段分别实行20时至次日7时、19时至次日7时危险化学物品禁行管制,从而导致了运气车辆无法畅通抵达。
另据了解,沁水煤层气日外运量已超过70万立方米,每天有近500辆煤层气运输车从沁水过境。这样一支庞大的运输队伍,由于缺乏有效监管,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正逐渐显现。就在今年6月18日,在沁水县北固线枣园村路段,一辆满载煤层气的运输车会车时因操作不当侧翻在路边,交警、消防等部门用导管把气体引导到空旷地点点燃,两天两夜才消除了安全隐患。正因如此,相关部门采取了禁行管制措施,希望能将事故隐患降到最低。
市区一加气站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煤层气运输车受阻后,4个加气站就联合将意见反馈给了上级主管部门。后来,经过有关部门与高速交警以及路政部门的协调,煤层气运输车可以顺利通行,目前每天能跑4个来回,可以满足市区燃气车辆的使用需求。在23日下午,市区4个加气站恢复正常供气,燃气公交车和出租车也逐渐恢复了正常运营。
加气站“断气”风波虽然妥善解决了,但如何规范煤层气运输车等高危车辆的运输,如何彻底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仍是一个有待尽快解决的难题!(记者 李健)
相关新闻
沁水严查过境运气车辆
一个多月查获了50多辆“隐患车”
本报讯 今年8月中旬起,沁水县公安、消防、安监、公路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在端氏设立检查站,对易燃易爆生产和运输企业、承运车辆进行全面检查。从9月10日开始,检查级别明显提高,对运输煤层气车辆挨个检查。一个多月来,就查获了50多辆“隐患车”。
据统计,每天有近500辆煤层气运输车从沁水过境,大都来自北京、广东、河北、河南等地,但没有一辆车在晋城备案登记,对这些车辆和驾驶员缺乏有效管理,因此安全隐患也最大。同时,我市有近1700辆出租车、200辆公交车和1000余辆私家车改油用气。有些大货车受油价影响,也加入到油改气的队伍中来。用气车辆的持续增多,使道路交通管理的压力骤然加大,为此沁水县联合行动,严查过境运气车辆。
从9月10日开始,凡进入沁水县运输煤层气的司机明显感到,沁水严查的级别提高了。原来只是交警隔三岔五地例行检查,现在各部门联合行动,各司其职,像过筛子一样,逢车必查。驾驶人的驾驶证、车辆手续、安全设备、运输路线、车辆定位系统、消防器材等,都是检查的主要内容。一个多月来,他们查获了50多辆存在不同程度安全隐患的车辆,并责令进行整改,达到规定标准并经交警、消防等执法部门签字后才能放行。
这样的严查受到了群众和驾驶人员的一致称赞。一位唐姓司机说:“我们每天拉着煤层气跑,就像拉了一颗‘炸弹’,可能一个很小的隐患就能引发难以挽回的事故,我们都希望开安全车,执法部门的严查,督促了车主,也使我们的安全更有保障。”
据介绍,由于沁水煤层气地质储量达到6.85万亿立方米,占全国23%,是全国最大煤层气田。国内外10多家大型企业在此开发煤层气,初步形成了探、采、储、运的产业链条,不仅一些省内城市在使用煤层气,而且还外运到北京、广州、郑州、洛阳等地,沁水运输煤层气外运量已超过70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