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产业综述
这边风景独好
2009-10-21 00:00

2009年3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北京接见了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陈雪枫,并亲切握手交谈。

  

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中)多次视察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徐光春称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是河南最大、最好、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工业企业。

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左)多次视察河南煤业化工集团。郭庚茂称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是河南的领军企业。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套煤制甲醇设备——中国“航天第一炉”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亚洲最大、最重的球面滚子轴承。

 

 

  永登铝业生产车间

  中原大化塑编厂生产线

2009年7月16日,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与中科院、丹化科技、通辽金煤、上海盛宇、山西煤化所等举行引进高端化工科技项目签约仪式。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副省长史济春出席签约仪式。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董事长 陈雪枫

作为国民经济的骨骼,大型企业支撑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来袭,河南最大的国有企业河南煤业化工集团虽“生不逢时”,但其逆势强劲上扬的发展姿态却是“风景这边独好”:今年上半年,企业资产总额大幅增加近300亿元,成为河南省历史上第一家资产突破千亿元的企业;以占全省省管企业1/3的资产比例,贡献了占70%的利润。而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前三季度,该集团煤炭产量3953万吨;营业收入777.6亿元,同比增长30.75%;利润41.82亿元,同比增长0.12%。

这是一种对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经济极为非凡的建树,其重要意义就在于,它为全河南省企业“冲刺第四季度”树立了标杆、树立了榜样,一直成为河南“战危机,促发展”的主力军。“这是全省规模最大的企业,也是效益最好的企业。”今年初,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考察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时如是评价。事实上,它也被业界视为河南最具成长性和活力的企业。

在融合中承担历史使命

2008年12月5日,河南省省长郭庚茂和省委副书记陈全国在郑州共同为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揭牌,由此,河南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家国有企业宣告诞生。

这么一家企业,由永煤集团、焦煤集团、鹤煤集团、中原大化、省煤气集团五家国企重组而成。刚一组建,职工人数就达到了17万,仅一个月的工资开支就达到了5亿元。

这么一家企业,产业除煤炭、化工外,还涉及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矿建安装、物流贸易、高新科技等多个领域。刚一组建,下属各类公司就超过了300多个,企业所在地几乎覆盖了河南的所有地市。

这么一家企业,组建伊始就面临着愈演愈烈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甲醇价格从每吨3900元一路下跌到1700元,多晶硅价格从每吨330万元下跌到60万元,煤炭、钼、铝等也无一幸免。化工产业全线亏损,有色产业利润微薄,在建项目资金告急。

一时间,行业内外,全省上下,议论纷纷:在这种经济背景下,组建这么个“煤化航母”是不是合适的时机?河南省委、省政府一纸命令就这么把五家企业合到一起,企业会不会貌合神离,为重组而重组?甚至,会不会运行不好的企业没救起,运行好的企业反被拖垮? 那么大的区域、那么多的员工、那么多的行业,文化理念不同,管理方式不一,行业特点千差万别,看起来就像一盘散沙,怎么才能融到一起,充分发挥超大型企业集团的产业整合优势,形成“航母舰队”1+4>5的发展合力?

有人在怀疑,有人在关注,有人在期盼。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成立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无疑是省委、省政府推进国企重组的战略性需要和应对危机的特大手笔,其根本目标,显然在于组建以产权为纽带规范运作的母子公司体制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以解决河南省在煤炭化工方面产业集中度低、资源配置分散、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增强河南省工业企业在全国的竞争力和话语权,提升河南省在全国的工业大省地位。

“大集团、大战略、大目标”,可谓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问题是,面对原有五个企业不同的背景、文化、体制,如何才能让18万干部职工同心、同向、同力?

理念决定思路,观念影响行动。思想理念的融合比什么都重要。为切实把18万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煤化航母”的战略目标上来,组建伊始,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公司便集中两个多月时间深入开展“大集团、大战略、大目标”的思想大解放、大讨论活动,强化“用心做事”的核心理念。各级主要领导先后走上讲台,为广大职工讲形势、讲优势、讲发展。为进一步加速企业融合,促进快速发展,集团公司响亮地提出了“九个解放出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从迷茫、恐慌、不思进取、怨天尤人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从干煤矿不可能不死人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从片面追求产量、速度和轻质量、轻效益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中解放出来,从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从过分依赖地缘优势和习惯于在本企业所在区域配置资源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从单一发展经济和发展单一产业的思路中解放出来,从小打小闹、低层次零星布点中解放出来,从局部利益、既得利益中解放出来,树立全集团一盘棋、一支舰队的总体思想,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焦煤公司韩王煤矿的故事最能说明问题。开采多年的韩王煤矿早已面临资源枯竭,一两千人坚守着一个老矿想方设法挖潜,以“老虎口里拔牙”的冒险精神和“骨头缝里剔肉”的认真态度,终日在已经基本采空的老矿井里寻找一切可采的零星煤炭资源,一度被作为艰苦奋斗的典型受到表扬。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创立后,原永煤集团的副总经理张延明上任到焦煤主持工作。他听了韩王煤矿艰苦奋斗的典型事迹汇报后,语重心长地说:“韩王的精神是可贵的,但观念是陈旧的。当其他的煤矿都在‘大口大口地吃肉’时,我们还在这儿冒着生命危险‘啃骨头’,我对这种举动,与其说充满敬意,不如说有些悲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韩王应该走出去,走出去天地更宽。”

这声棒喝,振聋发聩!矿党委书记冯光江说:“我们自认为不错的韩王煤矿,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思想保守的典型?这个批评太尖锐了、太深刻了,一下子改变了我们的观念。”

思想的转变给韩王煤矿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韩王人变原来一味守摊为主动出击,先后到山西大同、河南辉县去洽谈合作办矿;变原来的平均分配为激励高产。理念转化成为了生产力,今年第一季度,韩王煤矿原煤生产达43871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2981吨,提高了210%,赢利122万元,与去年一季度亏损514万元相比,同比提高了521%。

重组进来的五大集团,每一家此前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与品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重组后的叠加效应,形成具有河南煤化集体特色的新型企业文化,集团以“高尚、卓越、受人尊敬”为目标,推出了以“八个核心理念、八个单项理念、十大高管行为守则、三大员工行为规范”为内容的企业文化体系,如“人企合一、顺势而行”的企业哲学,“行业领先,国际一流”的发展愿景,“报效国家,惠及员工”的企业使命,“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企业精神,“先人一步,持续创新”的企业作风等企业核心理念,从理念上、行为上对广大干部员工进行引导,通过文化理念的“软融合”来促进产业板块的“硬融合”,最后实现整体上的深度融合。

宣传引导、鼓劲加油;用心做事、追求卓越。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集团,成为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公司18万干部职工热切期盼的共同目标。

变“干得糊涂”为“干得清楚”

河南省委、省政府力促五家国企重组煤业化工集团,意在解决全省煤炭化工领域产业集中度低、资源配置分散、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突出问题。围绕这一初衷,集团加快产业、市场、人才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使各种生产要素的聚合倍增效应迅速显现。

新集团组建后,实质性整合的标志就是要实现“六统一”的目标,即统一人事管理、统一战略规划、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资源配置、统一市场布局、统一技术研发。而这些统一能否顺利进行的突破点就是要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形成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集团公司董事长陈雪枫说:“我们要想实现省委、省政府把五家国企重组起来的目的,在重组中就必须做到系统集成、优势互补,实现‘1+1>2’的倍增效应,通过解放生产力,盘活生产要素,激发内在活力,实现各种生产要素价值的最大化。”

面对重组后千头万绪的工作,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提出了工作的主线就是“两调整两提高”,即通过调整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通过调整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他们打破地域和单位的壁垒,合理有效配置资源,注重发挥整体优势。把集团内部所有的生产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和发展需要重新排列组合,优化配置。初步建立和完善了内部技术市场、物资供应市场、物流商贸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单位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各类资源得以合理配置。永煤为中原大化借款和担保2.5亿元,帮助其克服生产经营中的困难,迅速遏制了亏损势头;集团公司从永煤抽调技术骨干帮助焦煤解决赵固一矿选煤场试运转中的疑难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赵固一矿铁路专用线问题、中新化工100万吨甲醇项目、中原大化原料路线改造项目,也都在集团公司的统一调配下迅速得以解决。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有效配置资源,年产240万吨的赵固一矿5月份正式竣工投产,原来一直严重亏损的中原大化、省煤气化公司已于今年4月份实现扭亏为盈。

他们全面推行市场化管理,以市场化为主线,全面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内部所有关联交易管理一律按照市场公允价格进行。加强财务管理,坚持资金集中统一管理,落实好收支两条线,重大支出一律实行联签制。强化投资与股权管理,落实项目筛选、论证、报批、实施等投资管理规定,严格执行投资额度报批制。强化融资管理,拓宽融资渠道。强化资产管理,盘活非经营性资产和不良债权资产。加强成本管理,深化增收节支,全面落实目标成本责任制。加强物资管理,统一物资供应,降低物资消耗。加强销售管理,各类产品库存要降到合理范围以内,外欠货款在可控范围之内。加强招标管理,规范招标行为,降低采购成本。建立健全全面风险预防与控制体系,确保企业健康运行。

自重组以来,通过全面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各基层单位正在日渐突破传统的粗放型经营管理方式,利用市场化管理的方式划小核算单位、成本倒算细分、明晰考核指标、指标量化到人等多种方式,强化基层单位和各级干部员工的经济核算意识,变从前的“干得糊涂”为现在的“干得清楚”。

在鹤煤五矿,推行的内部市场化管理使员工人人“当家虑事”,个个“精打细算”。原来采完煤就走的区队,现在每班都要把当班所用的材料逐个对照、登记、回收,算清本班的消耗材料、采煤吨数和工程质量情况,舍不得丢掉一根联网绳,埋压一块背木,把能用的材料都派上用场。队长说:“现在人人都是市场主体,班班都要算清楚,不仅要多出煤,出好煤,还得做好成本这个大文章,保本不能亏。”目前,该矿井下处处发挥创新潜能,优化工作流程。岩巷队提高爆破技术,保进尺,少出矸,煤巷队把矿车装满装实,巷修队把废料分门别类,该复用的复用,不再用矿车回收,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由以前每天使用矿车60辆,降到每日20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随着各企业地域和单位间的壁垒被打破,全集团内部所有的生产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和发展需要重新排列组合,梳理出7大产业板块,同时,初步建立和完善了内部技术、物资供应、物流商贸、人力资源等市场,让各类资源通过市场化手段在企业间得以合理有效配置。

系统集成后的整体优势,使许多过去企业各自为战时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资金周转极度困难的中原大化,经永煤帮助借款和担保2.5亿元,迅速遏制了亏损势头。焦煤赵固一矿选煤场试运转中的疑难问题,在集团公司从永煤抽调的技术骨干帮助下有效解决。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赵固一矿铁路专用线、中新化工100万吨甲醇项目、中原大化原料路线改造项目等问题,也都在集团的统一调配下迅速得以解决。

短短半年,重组后的规模、产业、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聚合倍增效应日渐凸显,集团旗下5家企业均焕然一新。其中,重组前连续亏损额已超过3亿元的省煤气集团,在获得总部多项扶持后,又在企业内部全面推行了内部市场化管理,划小核算单位,最大限度激发潜能,4月份首次实现赢利550万元。

已有百年开采历史的焦煤集团,因煤炭资源储备短缺,项目接续迟缓,多年来产量都在六七百万吨徘徊。集团重组以后,将原永煤在豫北等地煤炭资源调剂给焦煤,并迅速投产了赵固一矿等高效能矿井,整合了宝雨山矿等矿井,使企业发展实现了飞跃。今年上半年,焦煤已实现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646%,创历史最高水平,而全年煤炭产量预计将达到1000万吨,一举实现百年梦想。

走向美好未来

在谈到重组以来的工作时,陈雪枫说:“最大的感受是进一步地体会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重组过程中,有时真的走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但压力和责任交织在一起,我们只有用毅力、责任和信念支撑自己去战胜困难,解决难题。”

陈雪枫让自己累,自己苦,但他给予17万干部职工的,永远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美好愿景:

当别的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纷纷减产保本时,他们却一方面抓住“低成本”时机,进一步对外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另一方面加快企业由低端加工型生产向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转变,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甚至已提前做好了应对下一轮更激烈竞争的准备,力保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在先人一步果断进行资本、资源的扩张后,集团紧锣密鼓迅速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国内煤化工领域的先进技术几乎都被他们以购买或合作的方式引进。采用最新技术的永煤煤化工项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实现了采用技术世界最新、建设周期最短、建设速度最快、安全环保行业最优等多项全国第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被列为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创新产业化项目的濮阳龙宇航天炉,被誉为中国“航天第一炉”,率先突破了国外技术壁垒。

7月16日,他们和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江苏丹化科技、上海盛宇等多方签约,共同在河南和国内其他优势地区布局建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首创技术的煤制乙二醇项目和年产百吨级高性能碳纤维项目。此举将填补我省煤化工产业高端发展的空白区,在乙二醇和碳纤维生产方面实现零的突破。

集团还先后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1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搭建起产、学、研、市场紧密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保证自身能始终把握住处于科技最前端的技术与项目。

为积蓄发展后劲,集团今年将新上项目70多个,投资总额将达530多亿元,其中主打科技含量的项目占了相当比重。

而在此前的6月份,集团化工、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多个事业部已挂牌运营,标志企业战略重组时所构想的构建煤炭、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物流贸易、矿建、实业的“4+3”产业格局已初步完善。

逆境而生,逆势而上。预计两至三年内,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的煤炭产量将达到1亿吨,化工产业营业收入将达到300亿元,进入行业前三强。整个集团全年实现总资产、销售收入“双千亿”,同时已将发展目标瞄准世界500强。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的成立,使我们已经具备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规模,已经具备强势发展的雄厚基础,已经具备向国际一流企业冲刺的诸多优势。我们一定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高举科学发展观的大旗,高举解放思想的大旗,紧紧围绕中原崛起这个大战略,围绕企业发展这个大目标,瞄准国际这个大舞台,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中抓住机遇,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陈雪枫说。

这是一个继往开来的历史时刻,全体河南煤业化工人都感觉到了,中原大地感觉到了。

陈雪枫致词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把企业做强做大,才能赢得市场话语权,才能把握发展优先权,才能掌控应对危机的主动权。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本省,放眼全国,走向世界。依托煤炭及其他矿产资源优势,实施大矿业、大化工(化肥)、大装备、大电力、大物流布局,构建煤炭、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物流贸易、矿建、实业的"4+3"产业格局。努力把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建设成为一个股权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合理、管理模式科学、企业文化先进、核心竞争力突出的跨区域、跨行业、跨国经营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集团,确保稳居中国企业500强前70位,煤炭行业前三甲,力争早日进入世界企业500强。

我们坚信,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必然会成为一个高尚、卓越、受人尊敬的企业!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充满激情和创新的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必然会成为民族工业之栋梁!


  • 举报
  • 同类气品资讯
  • 热门评论
    加载更多……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