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同意发改委等部门提交的《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下发通知要求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以及风电设备等出现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行业加以调控和引导。
用三年综合治理落后产能
钢铁方面,《意见》提出,要充分利用当前市场的倒闭机制,在减少或不增加产能的前提下,通过淘汰落后、联合重组和城市钢厂搬迁,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推动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不再核准和支持单纯新建、扩建产能的钢铁项目。
水泥方面,2009年9月30日前,尚未开工的水泥项目一律暂停建设并进行认真清理,各省(区、市)必须尽快制定3年内淘汰落后产能时间表。
平板玻璃方面,对现有在建和未开工的平板玻璃项目进行认真清理,所有拟建的玻璃项目,各地一律不得备案。
煤化工方面,今后3年停止审批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项目,禁止建设不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条件的焦化、电石项目。
多晶硅方面,严格控制在能源短缺、电价较高的地区新建多晶硅项目,到2010年前,淘汰综合电耗大于200千瓦时/千克的多晶硅产能。
风电设备方面,原则上不再核准或备案建设新的风电设备整机制造厂,今后重点支持自主研发2.5兆瓦及以上风电整机和轴承、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及产业化示范。
此外,今后3年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扩建电解铝项目,不再受理新建船坞、船台项目的申请。
多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粗钢产能6.6亿吨;2009年上半年全行业完成投资1405.5亿元,在建项目粗钢产能5800万吨,多数为违规建设,如不加以控制,粗钢产能超过7亿吨。粗钢需求仅5亿吨左右。国内无法消化的产能接近3亿吨,产能过剩矛盾就很可能进一步加剧。
2008年我国水泥产能18.7亿吨;在建水泥生产线418条,产能6.2亿吨;已核准尚未开工的生产线147条,产能2.1亿吨。全部建成后,水泥产能达到27亿吨,市场需求仅为16亿吨,产能严重过剩。
2008年全国平板玻璃产能6.5亿重箱,2009年上半年新投产13条生产线,新增产能4848万重箱,各地还有30余条在建和拟建浮法玻璃生产线,平板玻璃产能超过8亿重箱,产能过剩。
去年全年我国传统煤化工重复建设严重,产能过剩30%。一些地区还在盲目规划现代煤化工项目,若不合理引导,必然呈现“逢煤必化、遍地开花”的混乱局面。
2008年我国多晶硅产能2万吨,在建产能约8万吨,远远大过需求量,产能明显过剩。
我国风电机组整机制造企业超过80家,还有许多企业准备进入风电装备制造业。2010年我国风电装备产能超过2000万千瓦,每年风电装机规模为1000万千瓦左右,若不调控和引导,必定产能过剩。
电解铝的国内过剩产能达50%,造船、大豆压榨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也十分突出,一些地区和企业还在规划新上项目。
要根治产能过剩关键在落实
市场人士认为,在此之前,六大领域的兼并重组已经在进行,《意见》获得国务院批准,意味着相关行业的合并重组势必加速。
多晶硅行业已经显现这种态势。中投顾问能源首席研究员姜谦指出,行业亏损之后,相关企业的入行热情也随之消失。近日有消息传出,四川省一些多晶硅企业已经发生间歇性停产,“这应该是国内多晶硅行业大洗牌的先兆”。
此前,有专家也公开发表观点认为,随着风机的大型化,研发制造难度急剧上升,缺乏资本和技术实力的企业很难跟上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最终必被淘汰出局,寡头垄断局面不可避免。
联合证券分析师王女士告诉记者:“产能过剩主要是违规建设的企业较多,或者规模小的企业过多。兼并重组肯定是大吃小。上市公司一般都是行业中实力较大的企业,具备兼并重组的能力。”
王女士说,提高能源消耗、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准入门槛,能够促使跨区域整合和产业升级的速度加快,这正是行业内优秀上市公司的优势。通过兼并重组,不仅能提高上市公司市场占有率,如果资产优质,还有利于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国内一家大型钢铁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前几年在各种因素作用下,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弊病被掩盖。金融危机后,这一问题充分暴露,闲置产能释放冲动直接导致钢价的大起大落。要根治产能过剩,关键还是落实政策、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