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13日首度公开披露收购澳大利亚菲利克斯资源公司(简称Felix公司)的意向后,兖州煤业昨晚发布资产收购报告书称,其已再度向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递交了收购交易审查申请,并在收购报告书中乐观预计今年12月底前能完成交易。
根据8月13日的公告,兖州煤业通过其全资“孙公司”澳思达煤矿有限公司收购Felix公司100%股权,收购总价为33.33亿澳元(按当时的汇价计算,约合人民币189.51亿元)。
据报道,对此交易,兖州煤业在8月13日即向澳大利亚外商投资审查委员会递交了收购申请。按澳大利亚有关规定,该申请9月中旬有望获得批复,不过从兖州煤业重新递交申请一事来看,其初步裁决结果将延至10月中才能公布。
根据兖州煤业的预计时间表,上述交易获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批准的时间为10月30日;在此之前的9月28日,澳大利亚法院将举行第一次听证,批准Felix公司召开股东大会表决;10月30日兖州煤业也将召开股东大会,12月初把该收购上报国家发改委、证监会等机构批准;12月10日,澳大利亚法院将举行第二次听证,批准实施方案;最终在12月底前完成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再度递交收购申请,兖州煤业对融资方案进行了修改,收购所需资金将全部来自中国银行悉尼分行或由其牵头的银团贷款,融资额为与人民币200亿元等值的澳元或美元。这意味着兖州煤业不再需要动用自身资金。
此前的8月13日,兖州煤业公布的方案是先申请相当于16.65亿澳元的贷款(按当时的汇价计算,约合人民币94.67亿元),然后再向兖州煤业澳大利亚有限公司增资8.34亿澳元(按当时的汇价计算,约合人民币47.24亿元),同时向后者提供25亿澳元(按当时的汇价计算,约合142.15亿元)的委托贷款。(东方早报 黄武锋)
受煤价下跌的影响,兖州煤业今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为96.6亿元,营业利润2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9亿元,分别同比下降25.2%、51.7%、49%,但分析师纷纷表示其中报业绩符合预期。兖州煤业占据着煤炭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据统计,兖州煤业其主营业务利润及利润总额占全部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总额的一半左右。作为煤炭上市公司的龙头,兖州煤业雄厚的实力足以让它度过金融危机的冬天。
兖州煤业董事会工科色彩甚浓。在兖州煤业10位董事中,有5位是工程技术出身的。其中,董事长王信和副董事长耿加怀均是毕业于南开大学的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在公司的战略制定和执行上,兖州煤业董事会显示出工科生的理性和慎密。
兖州煤业自上市以来,把“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具有国际化水平”作为其发展的主线和目标,近年来在持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现有煤矿盈利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投资和收购优质煤矿资产。
在资源为王的时代,各类公司争相划分版图,抢占资源。兖州煤业却头脑清醒地确立了一套稳健、积极而审慎的投资和收购标准:一是储量丰富并能够发挥公司现有技术优势,二是品种为优质炼焦煤、动力煤或适用于深加工业务的煤炭资源,三是投资收益不低于现有煤矿水平。
从兖州煤业发展轨迹可看出,公司自上市后,尤其是近几年来,资源收购步伐不断加快,先后进行了五次资源性收购,其中包括:收购济宁二号煤矿,增加公司煤炭储量8.39亿吨;收购济宁三号煤矿,增加公司煤炭储量6.03亿吨;收购澳大利亚南田煤矿,增加公司煤炭储量0.5亿吨;收购兖煤菏泽能化公司,增加公司煤炭储量6.96亿吨;收购山西能化公司,增加公司煤炭储量1.32亿吨。
另外,兖州煤业凭借其技术、管理、产品优势实现产业延伸。技术出身的兖州煤业董事长王信意识到,煤炭利用和转化将日益集中到发电和煤化工方面。自2004年以来,兖州煤业先后进行了一次重大收购和两次资本性投资,规模化进入下游行业,产业延伸取得重大进展,产业链优势逐渐成形。(理财周报)
因中期业绩超预期而上调评级
虽然兖州煤业中国会计准则下中期盈利同比下降48-50%,但仍好于公司预测的60%以上的降幅。鉴于中期业绩超预期,我们将2009-11年A股盈利预测上调23-28%,H股盈利预测上调11-14%。上调目标价后,我们也将A股评级由持有上调至买入。
支撑评级的要点:中期盈利超预期;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山东精煤价格开始反弹;收购FelixResources的方案应增厚公司盈利并引发估值重估;估值便宜。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国内经济放缓;钢价大幅走低。
估值:因我们保守将09年目标市盈率由20倍下调至18倍,H股目标价由15.61港币小幅下调至15.59港币;参考81%的A-H溢价,我们将A股目标价由19.41元上调至24.71元。(中银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