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下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一系列保增长、促发展政策措施的鼓励下,全省机械工业团结拼搏迎难而上,努力克服危机困难带来的压力,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良好,为实现“弯道超车”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行业运行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一)基本情况 1.全行业经济总量较快增长 据省统计局统计,1-7月,全省机械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20.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09%;实现销售收入1586.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41%。 2、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1-7月,全省机械工业实现利税109.13亿元,同比增长26.90%;实现利润49.99亿元,同比增长26.01%;产销率为97.06%,同比增长0.43%。 (二)主要特点 1.重点企业经济效益继续得到改善 1-7月,全省30户重点企业实现利税28.9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35%,实现利润12.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96%。其中,四川宏华、资阳南骏、四川空分、南车资阳机车、绵阳新华、东方锅炉等公司利润增幅均在100%以上。 2、出口创汇保持较好水平 在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的情况下,我省机械工业出口仍保持较好水平。1-7月出口创汇12.78亿美元,同比增长18.37%。 3、创新能力平稳提升 1-7月全行业完成新产品产值584.28亿元,同比增长34.48%。 4、技术改造投资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的装备制造业(含汽车、航空航天)投资比重大、增速高,1-7月完成投资254亿元,增长62.8%,比全省平均增速高7.6个百分点,占全省技改总投资的19.3%。 5、六大行业发展速度仍然较快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74.90亿元,同比增长27.88%;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64.28亿元,同比增长20.18%;实现利税总额20.04亿元,同比增长20.50%;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8.32亿元,同比增长12.81%。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00.69亿元,同比增长16.24%;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66.59亿元,同比增长15.93%;实现利税总额26.89亿元,同比增长23.17%;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13.82亿元,同比增长24.73%。 金属制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8.20亿元,同比增长39.24%;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82.82亿元,同比增长48.86%;实现利税总额10.92亿元,同比增长32.17%;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4.86亿元,同比增长44.13%。 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25.76亿元,同比增长36.25%;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55.73亿元,同比增长40.32%;实现利税总额26.06亿元,同比增长29.33%;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10.43亿元,同比增15.47%。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6.40亿元,同比增长20.13%;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0.06亿元,同比增长28.45%;实现利税总额2.83亿元,同比增长42.54%;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1.64亿元,同比增74.18%。 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4.31亿元,同比增长34.12%;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87.44亿元,同比增长43.34%;实现利税总额22.41亿元,同比增长30.65%;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10.92亿元,同比增长38.72%。 6、重点地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资阳、内江等市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利润增速均超过100%。1-7月资阳市机械工业实现利税7.28亿元,同比增长94.74%,实现利润3.79亿元,同比增长140.16%;内江市实现利税5.72亿元,同比增长80.31%,实现利润3.66亿元,同比增长114.69%。 二、行业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合同的执行率下降 受世界金融危机冲击,许多新建或在建项目缓建或停止建设,造成机械产品市场需求萎缩,产品订单有所下降,已订合同中延期交货、暂缓执行甚至取消合同现象较多,部分企业由于客户延期交货,造成产品库存上升,生产经营受到很大影响。 (二)企业盈利难度增大 1-7月,2839家规以上企业中有31家亏损,亏损面为1.07%,同比增长40.68%。 三、主要措施 (一)加快落实中央和省里关于振兴装备制造及汽车产业的相关政策。 (二)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增值税转型和东部产业转移等机遇,加快我省机械工业产业转型升级。 (三)积极搞好产需对接,不断扩大省产机械产品销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