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中国石油测井公司华北事业部的测井解释成果,华北油田山西煤层气分公司准确认识煤层结构特征,优化压裂方案,避开了底部1米左右构造煤射孔,提高了压裂效果,在实施的48口井中产气量明显提高,出煤灰卡泵现象明显减少。这是华北测井应用煤层气成像测井评价新技术取得的显著成果。
统计数字显示,自2007年初到今年8月10日,华北测井共完成山西省沁水地区32口成像评价井的煤层气测井解释任务,取全取准合同规定的测井资料,仪器刻度、测速、重复等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部颁标准要求,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地下2000米以内煤层气资源量达30至35万亿立方米,勘探开发潜力巨大。华北测井1997年开始涉足煤层气测井市场,成立了煤层气测井项目部和综合研究组,紧密跟踪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动态和技术需求,坚持不懈地开展煤层气测井技术研究,不断发展和完善煤层气测井解释评价技术。针对不同地区地质特点,先后建立不同区块煤层气测井解释模型,完善解释处理软件,不断提高资料解释处理精度。同时,积极开展综合评价研究,形成具有特色的煤层气测井解释评价技术。截至8月10日,华北测井共完成煤层气测井和处理解释任务1100余口,解释符合率、优等率、测井成功率均为100%,在中国石油煤层气测井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
近年来,华北测井针对煤层气开发单井产量不高,相邻井产水产气量差别大等问题,充分应用成像测井资料开展技术攻关。为更加准确地摸清煤层结构、煤层及顶底板的裂缝发育特征、煤层及封隔层的孔渗特性等情况,获得真实可靠的地层信息,华北测井坚持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着力推进解释技术进步,积极开展包括核磁共振、微电阻率扫描、交叉偶极阵列声波等成像测井应用研究,形成煤层气成像测井评价新技术,为测井综合评价提供了常规测井所不能比拟的更加丰富的测量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