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11日奇台县招商会上,县委书记王炳炬给介绍说,自治区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准东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大企业集团煤炭开采规划能力将达到4亿吨产能。煤往哪里去?做什么?是一重大的经济课题。王炳炬书记提出:“奇台准东的煤炭发展要延长产业链,发展附加值高的深加工。”“奇台式”准东出路逐渐清晰。
目前,入住奇台县的煤电煤化工大企业集团有28家,占整个准东的65%;准东煤炭储量4千亿吨,奇台县就拥有3千亿吨,体现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奇台的核心地理优势。在“十一五”期间,由于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以及受路距运力、电力输出能力的限制,煤炭资源转化受到了些制约,因运输瓶颈而受制于市场。王炳炬号召企业上煤化工的深加工项目。奇台的煤好,适合生产焦煤。煤油加氢可以制气油、柴油,就地转化。而煤制气的技术在我国已经成熟,一般中小企业都可以涉猎,而且投资不大。
新疆煤东送以吐哈为主,准东煤则变电或者做煤化工。王炳炬提出,煤的下游开发潜力巨大。新疆煤价非常便宜,均价不足百元,而下游的附加值高,生产企业完全可以做大做长这个产业链。
王炳炬给专刊记者算了一笔账———1吨煤假如100元,它可以产800公斤半焦(约480元),可以产60公斤煤焦油(约120元),而60公斤煤焦油再加氢后可以转化,其中产生30%汽油(约108元),40%柴油(约120元)和30%沥青(约60元)。而30%沥青又可以提取粗苯(一吨3000多元)。这样算来,买1吨煤花掉的100元,可以产生768元的回报,也就是说相当于1:7(8)的回报。而这个转化对煤质要求较高,要5000大卡热值的不粘煤,准东的煤可以达到,而且随着水库调水工程建设的完成,能够顺利实现煤炭就地转化。目前已有华电等8家企业着手加快煤电煤化工就地转化的生产建设工作,今年可实现产能1000万吨,明年将突破2000万吨。
听着王炳炬以延长产业链,实现就地转化为重点的奇台式准东发展模式,不觉认为这是一种节省成本、提高效率、贴近奇台、跨越市场需求和运输限制的好出路,为在奇台的28家大型煤炭企业完成转型升级实现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