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蔓延。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是当前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根据科技部“国科发基[2009]166号”《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进一步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通知》精神要求,全省重点实验室,特别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时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积极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现有条件下,计划每年聘用3-5名博士后,为高校毕业生提供5-10个见习岗位,在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进而充实科研力量和自主研发队伍建设。实验室始终坚持基础研究和国家目标的结合,瞄准“量子调控研究”国家科学发展战略,把研究重点集中在量子光学和光量子器件研究方面,为进一步发展量子工程、实现量子调控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实验室鼓励实验室科研人员到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推荐优秀毕业生到企业从事研发工作,现正在太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科技转化基地,将已获国家科技奖励的原创性成果进行产业性开发和转化,努力为山西省培育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点。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现有条件下,计划在七大研究领域招收29名博士后, 聘用研究生8名,高校毕业生1名,为高校学生提供见习岗位8个。实验室紧跟国家能源煤化工战略需求,按照布局前瞻课题、提升在研项目实力、推进成果产业化发展三个层次合理规划,全面实施。现已组织启动了500吨/天(1.0MPa)灰熔聚气化产业化设计能力、万吨级钴基固定床合成重质烃工业示范等八大产业化工程,其中以中国神华、山西潞安在建合成油厂基础上,2015年左右将建成500万吨/年的煤制油生产基地。实验室大力实施产学研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提升合作层次:设置开放基金课题专项支持与企业开发研究课题,利用依托单位已选派的科技副职搭建与企业信息交流合作渠道,探索成果和利益分配的有效方式,形成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
动态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在现有条件下,计划每年引进或委托培养博士后3名,使有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的人数达到50名,安排3名研究生做实验员从事实验室仪器管理、实验准备、仪器维护、做实验等工作,并提供5名研究生见习岗位。实验室研究工作紧密围绕装备业和航天载人与控月工程等国防领域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开展急需的测试设备和过程测试的研究,为其提供配套与保障技术;在现有与二十多家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推动实验室对外开放,积极寻求合作方向,加快技术辐射与转化,推动科学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2008年,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22家重点实验室新增博士后14人,出站博士后4名;新增博士研究生206名,硕士998名;毕业博士研究生112名,硕士599名。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和山西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重点,开展高水平原创性研究,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40项,经费9300万元,取得了一批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其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项,授权发明专利149件;实验室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开放交流活动,设置开放课题39项(经费180万元),承担相关横向协作项目106项,经费14805.63万元,有力地支撑了行业及其相关企业的科技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山西省启动了企业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依托太钢集团建设了“先进不锈钢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企业重点实验室是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对于加强行业科技合作与交流,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