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太原理工大学采用延伸科技服务,把实验室搬到一线等方法,积极推进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力争为山西省保增长、促发展做出新贡献。
日前记者在太原理工大学采访时获悉,学校煤化工研究所的师生们正在夜以继日地进行气化煤气与热解煤气共制合成气体多联产示范项目的最后冲刺,很快将转入工厂试验,这个被列入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的课题将使电力、化工能源效率提高30%。
太原理工大学煤化工研究所所长黄伟:如果这个系统能实现的话,我们山西的环境和煤的利用就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发展,它不会排放硫呀氮呀,这个系统实现可以不利用煤直接的燃煤发电,它可以燃气,气是非常干净的。
太原理工大学作为山西省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的大学,在深入学习实践活动中,学校要求广大师生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推进山西实现"三个发展"紧密结合,进一步增强学校服务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他们不仅在课堂与实验室做项目研究,而且把服务延伸到企业一线。
同煤大唐塔山煤矿是年产1500万吨的特大井工煤矿,在开采深部厚煤层时容易自燃,学校的科研人员在调研中得知后,很快组成攻关小组深入矿井布点采样,持续观察,为提高研究工作效率还把实验室搬到了矿区。
太原理工大学教授邬剑明:我们就是想把教学科研成果与解决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紧密结合,解决一些重大的安全技术难题,我们应用了三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力争在厚煤层开采早期自燃预测预报及制定相关的标准方面做一些工作,从而减少煤矿自燃火灾事故的发生。
同煤大唐塔山煤矿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宋金旺: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于解决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防灭火技术这一世界性难题,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煤炭行业形成自己具有独立自主产权的防灭火技术装备体系是有力的推动。
据了解,这一课题有望在今年国庆节前完成,近年来,太原理工大学先后与省内外近400家企业签订了长期技术合作协议,成果项目转化累计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达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