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决定投资4万亿元扩大内需,主要用于能源、钢铁、物流等十大产业领域。目前,西部各省政府正就此编制相应的产业规划,并着手发行数百亿元的地方债券,以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目前,陕西已编制完成了五大产业规划,预计10月份全部完成后资金即会注入,同时首批30多亿元地方债券马上即可发行,这些措施将会给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权永生说。
投资风景这边独好
壳牌石油公司近日在西安与陕西省两家公司签订了一份总投资达1.4亿美元的合同,决定投资6600万美元进入中国现代服务业———先进加油站的生产与推广。
与壳牌公司一样,美国中小企业商会理事长兼总干事罗伯特依然看好中国经济的前景,去年注册资本100万美元成立的北京软件出口中心西安BPO(业务流程外包)中心目前已实现营业额600万美元,“金融危机使订单减少了,但我准备加大在西安投资,我看好中国西部的发展潜力。”他说。
近日闭幕的第13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西洽会),又将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5200多名外商汇聚西安,与10万中国客商一起寻找在中国西部发展的机会,而西部省份也利用自身在矿产资源、水电和风能、人力和土地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推出招商项目,吸引投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新疆在专场签约活动中,集中签约项目60个,涉及金额约134.23亿元,比上届增长53.84%,其中,布尔津县与中广核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签订的5.1亿元的布尔津县也里曼风电项目等,是西部地区利用自身优势吸引投资的典型。
来自浙江的台州永恒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与云南省云龙县签订了云龙县红土田电站项目,投资近3亿元。这家公司总经理陈文信说,政策方面的优惠,比如税收、人力资源等成本比在沿海投资低,这些都是吸引他到西部投资的重要因素。
另外,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去年遭受了地震灾害,但发展势头仍十分强劲。“到2010年,四川省仅灾后重建资金总需求就达1.7万亿元左右,需要消耗建筑钢材3700万吨、水泥3.7亿吨、墙体材料2100亿块标准砖和砂石10亿多立方米等,将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也蕴含着大量投资机会。”四川招商引资局局长李刚说。在省际经济合作交流大会上,12个东西部省份与会,会上共有84个项目签约,合同总金额达220.98亿元。
大手笔开展省际合作
海外市场的萎缩,加上中国扩大内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使得中国东西部更加意识到加强内部合作、扩大内需的重要性。外向型经济更加明显的东部在今年举办的西洽会上更是大力西进,与西部多方面加强合作“抱团取暖”,东西部的省际间投资合作也日益趋强。在本届西洽会的全国商业服务业对接洽谈会上,第一天达成协议的项目签约金额达20亿元。
“大开发”带来大变化
与率先发展的东部相比,中国西部12个省区市面积占全国的七成,但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四成。
十年前中国在西安发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如今西部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尤其是一批依托当地资源的特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譬如,陕西省的果汁、煤化工与航空,四川省的冶金、生物与水电,内蒙古的能源化工和畜牧等产业,都正在全国甚至世界上占据重要份额。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地方财力比较薄弱,还要承受农民工返乡就业的压力。从整个周期看,西部地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回旋能力弱于东部地区,但西部大开发正让其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说。
2009年,中国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东部外向型经济遭遇前所未有冲击的背景下,中西部地区经济的表现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8%增长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