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产业综述
河北钢铁集团:国企改革打造现代化建设精锐之师
2008-11-07 00:00
6月30日,河北钢铁集团诞生了,其综合产能超过3000万吨,与新日铁等国际钢铁巨头并驾齐驱。从此,全国第一产钢大省终于有了自己的钢铁巨人。

同样在这一天,为打造世界级能源企业,冀中能源集团挂牌。在今年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上,16家河北企业赫然在列,其中8家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

从深陷计划经济僵化泥潭,到几乎遭遇全面亏损;从3年攻坚脱困,再到深化改革做大做强,河北省国有企业经历了30年风风雨雨,国有经济对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逐步增强。

从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起步,着力廓清外围,走出困境

1984年,雄心勃勃的马胜利承包了石家庄造纸厂。当时,没有人会意识到,在全省乃至全国国企改革中,这会成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而他本人也被称为“承包国有企业第一人”。

像马胜利承包造纸厂一样,通过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施承包经营责任制等手段给国企“松绑”,是改革开放初期河北省国企改革的主要形式。这是由于当时国家对国有企业统包统揽,企业不负担盈亏,也没有经营自主权。“缺乏生气,效率极为低下”,这是当时人们对国企的评价。

而当时,河北省国有经济基础亦相当薄弱。统计数字显示:1978年全省国有资产总额只有可怜的254.7亿元。到了1985年,这个数字也仅仅是288.4亿元。由于社会负担和历史包袱重、企业冗员过多等诸多问题的困扰,与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相比,国企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国企改革也成为经济体制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马胜利不会想到,他所承包的造纸厂,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相去甚远。随着时代的发展,承包制的种种弊端开始显现。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国企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5年3月,河北省保定变压器厂、唐山碱厂入选全国百家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试点企业。通过试点,进一步优化了企业股权结构,规范了法人治理模式,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8年到2000年,针对大中型国有企业严重亏损状况,我国开始实施国企3年脱困攻坚计划。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省委、省政府更是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壮大国有经济作为全省四项经济工作重点之一,集中力量,全力推进,河北省国企改革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两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2003-2007年,河北省累计完成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单位234户,分流安置富余人员6.2万人;分离中小学校、医院、公安等企业办社会机构289个、人员2.4万人,减轻企业负担4.7亿元;接收中央在冀企业办社会机构237个,涉及职工2.5万人。
大量国有中小企业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目前,河北省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已达95%以上,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终结125户,省直厅局属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

国企改革攻坚战,减轻了国企负担,初步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河北省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了困境,释放出活力。

“回顾这一时期河北省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首先是从‘扩权让利’开始,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展开分离企业办社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等廓清外围的专项改革,为更深层次的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综合性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省国资委主任周杰说。

以产权改革为核心,向“深水区”挺进

细心的人会发现,近年来,河北省国企改革力度明显加大,波澜壮阔、蔚为壮观的国企改革正一步步走向高潮:石钢引入战略投资者香港中信泰富进行股份制改造;华

[1] [2] 下一页


  • 举报
  • 同类气品资讯
  • 热门评论
    加载更多……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