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产业综述
医疗站成了“氧疗站”
2008-10-16 00:00
今年1至8月医疗站仅接收40个住院病人,比去年同期110多人又有较大幅度下降;相反,前来做氧疗的官兵却越来越多了。如此下去,我们这个医疗站都该更名为氧疗站了!”抚今追昔,新疆军区三十里营房医疗站站长王成绪,感慨改革开放30年给边防部队带来的巨大变化。 

    被中央军委授予“喀喇昆仑模范医疗站”荣誉称号的新疆军区三十里营房医疗站,自1962年建站以来,一直担负着10多个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边防哨卡,以及新藏公路沿线各兵站、机务站、地方养路段和过往人员的医疗救治任务,卫勤保障范围达40万平方公里。 

    王成绪告诉记者,喀喇昆仑山终年积雪、高寒缺氧,环境恶劣。过去,高原肺水肿、脑水肿等高原病严重威胁着官兵的健康和生命,影响着部队的战斗力。但近10年尤其是近5年来,随着边防官兵工作生活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官兵患高原病越来越少,到医疗站来抢救和治疗的病号逐年下降,而来咨询保健常识的官兵却越来越多了。 

    王成绪介绍说,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得益于军委总部出台了一系列关心边防官兵的政策、规定;二是随着科技戍边、人文戍边、健康戍边等科学理念深入人心,官兵自我保健意识逐渐增强。近年来,三十里营房医疗站变单纯治病向防病、保健发展,把普及保健知识作为保障重点,医疗站医护人员每年都要深入到神仙湾、天文点等哨所、点位开设保健知识讲座,为官兵提供健康咨询。 

    “氧疗”是医疗站的一大特色。现在医疗站配备了制氧机,官兵吸氧实现了由“战备氧”、“定量氧”向“日用氧”、“常态氧”的跨越。记者在医疗站看到,为了方便战士们吸氧,医疗站除专门建立一间氧吧外,病床前、会议室、俱乐部都有氧气接口,战士们可根据身体需求随时享受“氧疗”。


  • 举报
  • 同类气品资讯
  • 热门评论
    加载更多……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