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岳中琦自6月起,聯同10多名中國科學院、中國地震局等專家,花逾3個月在四川地震重災區汶川、北川等地勘察地質。
結果發現,汶川地震的元凶是岩層之間儲存大量高壓天然氣體,形成空氣囊,氣壓不斷增加而引發地震。他指地底蘊藏達1.2萬億立方米的可開採天然氣,估計四川地震釋出的天然氣僅佔總藏量5%至10%。
四川地震發生一刻,有農民目睹映秀鎮牛圈溝的地底噴出大量花崗岩、含煤的石頭等。岳中琦解釋,從噴出來的花崗岩發現有綠色化學風化腐蝕反應,証明岩層內有空間。他稱,由於花崗岩與煤之間不斷互相擠壓逾數千年,將岩層間的空氣囊形成巨大的氣體壓力,引發地震及噴出石頭。
大地震造成多所學校倒塌,岳中琦質疑:“聚源中學的結構與附近樓房的結構相若,為何聚源中學某些教學樓倒塌?原因可能是教學樓建在煤層或其它礦物質之上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