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产业综述
靠自主创新实现中国煤炭化工产业崛起
2008-08-14 00:00
2007年10月23日,一套由北京达立科科技公司、清华大学和山西丰喜集团共同开展专利研究并申请专利,且得到国家863项目支持的全新国产化煤气化装置——非熔渣—熔渣分级气化技术通过国家72小时连续运行考核。两年的运行实践和考核结果表明:消化吸收国外技术,自主开发创新的非熔渣—熔渣分级气化技术已经成熟,采用该技术的工业装置运行稳定,开工率高,自第一次化工投料始,年运转率达94%,年负荷率达120%,气化炉的投资与能力比传统水煤浆气化炉低20%。
    为了煤炭化工产业不受制于人
    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一路走高,成为近年来全世界都在为之焦虑的话题,一个牵扯到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的话题。
    为寻找石油的替代品,许多国家把希望盯在了煤炭上——这就是煤化工产业。
    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相对而言煤多油少(在一次能源中,煤占70%左右,而油、气只占20%左右)的能源需求大国来说,寻找石油替代产品,解决供需矛盾,更是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国家能源安全,乃至未来经济发展走向的重大课题。
    煤化工,具体而言,就是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主要包括煤的气化、液化、干馏,以及焦油加工和电石乙炔化工等。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为主,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等,它与能源、化工技术结合,可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
    煤化工行业在中国面临着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随着世界石油资源不断减少,煤化工前景广阔。它将在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今后20年的重要发展方向,这对于中国减轻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均有着重大意义。
    根据2008年4月出版的《2008年中国煤化工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一书所提供的数字,而我国目前煤化工的现状从总量上,2006年在建煤化工项目有30项,总投资达800多亿元,新增产能为甲醇850万吨,二甲醚90万吨,烯烃100万吨,煤制油124万吨。而已备案的甲醇项目产能3400万吨,烯烃300万吨,煤制油300万吨。从技术现状上,到2002年国内影响较大的煤气化技术只有两项——科学院山西煤化所的灰融聚技术和华东理工大学的四喷嘴技术,且两项技术在推广中都遇到困难。与此相比较,国内的煤气化技术市场几手被国外技术垄断:美国德士古气化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共10套装

[1] [2] [3] [4] [5] 下一页


  • 举报
  • 同类气品资讯
  • 热门评论
    加载更多……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