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产业综述
赤天化 “顺势而为”煤化工
2008-05-21 00:00
 与煤头尿素企业相比,气头尿素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成本劣势。作为典型的气头尿素企业,赤天化(600227)转向煤头尿素甚至煤化工也是顺应形势的最佳选择。

    近年来,受天然气供应不足、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国内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企业发展受到了极大制约。在这种大环境下,赤天化在2007年3月发行4.5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所募资金主要用于贵州桐梓的煤化工项目建设,包括年产11.2亿立方米煤气化项目和桐梓52万吨尿素、30万吨甲醇联产项目,公司占50%股权,预计将于2010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公司表示,旨在通过煤化工基地的建设,来有效解决限制公司发展中原材料供应不足这一瓶颈问题。

    此外,公司在2007年4月4日还与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共同设立贵州天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年产30万吨合成氨、15万吨二甲醚煤化工项目,公司占51%股权,预计将于2009年下半年建成投产。

    赤天化转型的原动力来自对资源的渴求和对成本的控制。资料显示,天然气成本占赤天化尿素成本构成的50%-60%。由于贵州天然气资源缺乏,天然气供应长期不足,公司产能未能达到最大限度发挥,制约了赤天化的盈利水平。2004年、2005年和2006年,赤天化天然气缺口分别为7744万立方米、7331万立方米和8838万立方米,由此导致的尿素减产量占当年实际产量的比重分别为16%、14.5%和17.98%。

    而另一方面,贵州省是我国长江以南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煤炭资源总量达2400多亿吨(其中优质低硫煤720亿吨),探明储量540多亿吨,居全国第五位。其中桐梓县煤炭资源总量为42.72亿吨,且品种齐全,煤炭资源分布集中,完全能够满足煤化工用煤所需。

    银河证券研究员李国洪认为,赤天化投资煤化工产业,将使赤天化的原料供应多样化,避免单一原料的影响。以煤为原料的桐梓煤化工基地的建设可以解决限制公司发展的瓶颈问题,符合中国能源储备“富煤、缺油、少气”的特点,与我国尿素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相适应,并使公司在

[1] [2] 下一页


  • 举报
  • 同类气品资讯
  • 热门评论
    加载更多……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