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世界首创万吨级煤制乙二醇工业化示范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高度评价该成果:“对我国节约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以煤炭为起始原料生产可广泛应用于医药、染料、农药、香料工业等领域的醋酐,一直是美国伊士曼化学、英国BP两个公司的专利。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攻克了这项技术后,丹化集团独家买断了其专利并改进创新,产品供不应求且效益显著。
然而,煤制醋酐过程中,白白浪费了大量氢气。丹化集团了解到,有技术能利用煤气化后产生的氢气生产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战略物资乙二醇,立即赶往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请来专家开展工业化攻关并最终获得成功。
江苏丹化醋酐有限公司副总金明生介绍,与石油法生产的乙二醇相比,煤制乙二醇具有以下优势:原料为褐煤,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煤制乙二醇用3吨价格低廉的褐煤就能生产1吨乙二醇,可替代2.5吨石油。现在全世界用石油乙烯生产的2000多万吨乙二醇,若都以煤为原料进行生产,节省下来的石油相当于新开发一个年产5000万吨石油的大庆油田;工艺流程短,能耗低,吻合国家实现经济绿色发展的政策导向。
据悉,丹阳近年先后有11个项目被列为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得资助资金1.264亿元,居全省县级市前列,而每一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都严格遵守新兴产业高端化的既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