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产业综述
武钢氧气公司主要指标领跑同行业
2007-01-11 00:00
   2006年1至10月份,武钢氧气公司氧气放散率2.15%、氧气单耗590kwh/km3O2两项主要指标,双双跃居全国同行业第一名;安全保主体等生产经营各项指标全面刷新,提前2个月实现利润目标,外销气体收入5800余万元,均创历史新高。

  保主体,实现制氧机最佳运行方式。利用氧气调度监控系统,及时收集炼铁、炼钢用户的用能规律,做到主体厂中夜班制氧机满负荷生产;检修、交接班适时减负荷生产,最佳的运行方式增产了液氧液氮,降低了各种能介的放散和配损。两台6万制氧机提前达产,优势充分发挥后,及时停开了高耗低效的4台万立小型制氧机,“以大代小”的运行方式,制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得到优化。以往调试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因含氧量只有80%左右,往往被放散。经过实践,该公司成功探索出将调试中的非纯氧气直供富氧炼铁的新路子。一季度,在一台6万制氧机调试之前,该公司建造了一条炼铁供气专用管道。调试过程中产生的非纯氧直通铁厂,满足了富氧炼铁的需要,不仅增铁降本,而且“废”氧气的再利用还节电6000万度,创直接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

  今年,随着公司“双高”产品产能的稳定提高,对供气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集中力量做好重点品种的优质服务。该公司领导多次带队走访用户,对用户反映的20多条保产意见或建议,按内容逐一分到各科室及生产单位,得到妥善解决。帘线钢等一批重点品种冶炼过程中对氧中含氮量要求苛刻,该公司加强对优质气体的生产组织,实行精细化操作,层层把好质量关。还添置了氧、氮分析仪,将24小时改为8小时一次到一炼钢厂现场取样、分析,大大满足了帘线钢冶炼的需求。

  实现设备正常运行,追求保产工作的可靠性,筑牢三道防线,即在全员中实行在线设备长期无故障运行;备用设备随时能正常启动运行;液体后备系统在事故和突发事件情况下能马上运行,供应保产。完善了应急保产预案,组织了预案演练。今年突发三次大面积停电,该公司及时启用液体后备系统,氧氮气体仍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冶炼各工序,保证了生产。在线设备管理中,突出了设备的点检定修,加大了对设备隐患的查找,共集中整治隐患50多项,实现了设备“零故障”和“无缺陷”目标。

  随着五氧等一批新项目的投产达产,氧、氮、氩气及氪、氙“黄金”气体产能得到扩张,成为今年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另一方面,由于工业气体供过于求,销售新增气体困难重重。该公司在营销策略上进行创新,大力发展直供用户,推行用户个性化服务。对省内外新上制氧机的项目,该公司提前介入,与用户一起算好 “两笔成本账”,即新上制氧设备账与使用氧气公司液体产品账。经过核算,一些用户放弃了新建制氧机高投入的方案,采纳了长期使用武钢液体产品的低

[1] [2] 下一页


  • 举报
  • 同类气品资讯
  • 热门评论
    加载更多……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