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石化合成氨/尿素装置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引进的13套大型化肥装置之一,自建厂以来一直使用石脑油为原料进行生产。虽然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装置较好水平,但由于石脑油价格不断上涨,尿素成本持续上升,企业陷入严重亏损境地。
2001年5月中旬,中国石化首个大化肥技改示范项目———巴陵尿素装置“煤代油”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国务院批准。同年11月2日,中国石化与壳牌在北京签署煤气化合资项目协议:11月12日,中国加入WTO之后的第三天,中国石化与国外大公司首个合资企业———岳阳中石化壳牌煤气化有限公司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成立仪式。2002年10月,巴陵石化“煤代油”工程公用工程建设拉开序幕。2003年6月,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核定了岳阳中石化壳牌煤气化项目总投资。10月29日,巴陵石化“煤代油”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巴陵石化尿素装置“煤代油”技改工程,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煤气化工程之一,绝大多数设备采用国产化设备,具有技术新、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等特点,其建设规模、气化炉和空分装置一托二大型压缩机在业内有三项“世界第一”之称。巴陵石化“煤代油”项目改造完成后,该公司尿素装置的合成氨能力将由现在的年产37万吨提高到年产43.56万吨,尿素能力基本维持在现在的64万吨,年副产硫磺2.3万吨,并能实现对公司内的己内酰胺装置液氨及氢气的互供,尿素成本大幅下降。该项目符合我国能源结构的实际情况,实施后不仅可较大幅度降低尿素生产成本,还将为以油为原料的化工企业节约石油资源积累和提供经验,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