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重大装备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601369)将迎来又一次飞跃。多年来,陕鼓动力始终坚持以为工业文明提供绿色动力为使命,在各个业务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秀业绩,各类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均在65%以上。自首创行业轻资产模式、陕鼓模式之后,陕鼓动力将荣登资本市场。通过募资项目的实施,公司立志造成为国际一流的、以透平产业为核心的大型技术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和系统服务强企。
重大装备制造业翘楚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动力")成立于1999年6月30日。公司是由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集团")作为主发起人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其中陕鼓集团控股98.624%。2007年11月,通过增资扩股,陕鼓动力引进了联想控股、复星投资等7家战略投资人,陕鼓集团在本次发行前持有公司69.38%股份。公司自设立以来,专注于透平压缩机组、工业流程能量回收装置和透平鼓风机组等各种透平机械及系统的开发、制造、成套销售和服务。
公司是重大装备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是为冶金、石化、电力、环保、制药等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提供透平机械系统问题解决方案及系统服务的制造商、集成商和服务商。其传统产品有轴流压缩机、工业流程能量回收发电设备、离心压缩机、离心鼓风机、大型通风机、汽轮机等。其中,轴流压缩机和工业流程能量回收发电设备均属高效节能环保产品,在国内市场上主要竞争对手是国际同行。公司三类产品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轴流压缩机和工业流程能量回收发电设备在2004、2005年相继获得"中国名牌"。主导产品轴流压缩机、能量回收透平和空分压缩机市场2008年占有率分别为90%、80%和65%以上。
随着企业综合实力的快速增强,企业的社会和行业影响正与日提升。自2002年起,陕鼓动力的主要经济指标一直居于国内同行业首位,稳居国内行业领先位置;2005年起,公司连续五年获《中国工业报》发布的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2006年,"陕鼓"商标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陕鼓品牌被商务部授予"2006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2005年连续入选中国品牌500强。去年,在"2009中国品牌500强"评选中,陕鼓品牌价值达185.77亿元,比上年提高了70.14亿元。2009年10月26日,陕鼓动力获得"全国质量奖"荣誉,是风机行业和陕西省首家获此荣誉的企业。
近年来,公司先后荣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诚信企业、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突出贡献企业、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企业先进集体等荣誉200 多项,得到了市场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十五"以来,陕鼓动力通过深入贯彻"从单一产品供应商,向动力成套装备系统解决方案商和系统服务商转变,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的发展战略,创新企业商业运行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取得了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递增,呈现出规模与效益同步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截止2009年12月31日,陕鼓动力资产总额84.73亿元,净资产25.97亿元,营业收入达36.09亿元,净利润约为4.63亿元。
首创行业轻资产运营
2000多名员工、6.5亿固定资产,却创造出了超过竞争对手德国曼透平的净资产收益率。很难想象这就是陕鼓动力创造的奇迹,这不仅颠覆了对于传统装备制造中机器轰鸣、工人忙碌的场景,更开创了装备制造的新商业模式。
如果只看销售收入和净利润率,陕鼓动力并不是中国机电行业里最牛的,但如果更进一步追踪到净资产中固定资产的比率,或者更细化一些,看看单位固定资产所撬动的收入,其特殊之处就显示出来了。
陕鼓动力2009年的销售收入是36亿,固定资产6.5亿,也就是说,1元固定资产投入所带来的收入将近6元。
陕鼓动力的兄弟企业杭氧股份近期正筹备上市,据其《招股说明书》中披露,2009年26亿销售收入,8亿固定资产,单位固定资产所带来的收入为3.25亿;天马股份是一家以轴承、机床为主业的中小盘优质股,33亿的销售收入与陕鼓动力相差无几,但它投入的固定资产是21亿(据其2009年年报)。
"轻资产运营"成为公司的法宝。这也是陕鼓动力开拓的新模式。轻资产意味着在实物上的投入少,节约资金,财务成本也低;事实上,陕鼓动力连续好几年的财务费用都是负的。此外,资产变轻了之后,就可以集中精力做"值钱的事儿",抓"研发和市场",洞察并满足客户的核心诉求;万一遇上市场有波动,可以随时调头,转型容易且成本低。
通过轻资产运营,在过去的九年里,陕鼓动力的销售收入增长了十多倍,从2001年的3亿多上升到2009年的36亿,4.6亿的净利润已经超过当年的销售收入。然而,陕鼓如此大幅度的收入增长并不意味着装备数量的相应增加,相反,公司还拆卸了很多装备、关闭了一些车间,员工人数也缩减了很多。也就是说,这些年来,陕鼓动力总资产增长得很快,但是,净资产里固定资产增加得不大,人均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都稳步提高。
"两个转变"定乾坤
就在公司轻资产运营的同时,2005年陕鼓动力提出 "从单一产品供应商向动力成套装备系统解决方案商和系统服务商转变,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的"两个转变"的发展战略,使公司从以风机产品销售为主营的企业逐步转变为透平机械的系统集成商和服务商,由提供空分用压缩机的企业转变为提供工业气体的服务商。这种经营模式与美国GE、德国西门子、林德、法国法液空等国际透平企业的经营模式更为接近,一方面,不断扩大了公司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为公司带来了增值利润。2005年12月,公司的《从产品制造商向系统集成和服务商转变的高端经营管理》管理创新项目获第十二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2007年,公司《制造企业主导的供应链融资服务管理》管理创新项目获第十四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围绕"两个转变"的同时,公司提出了以"专业化销售、工程成套、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主要内涵的"陕鼓模式"市场营销战略。公司横向从以冶金行业为主导市场,向石化、空分、通用环保等专业市场发展;纵向从以主机为主,向工程成套发展;市场区域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发展。
根据大型机械产品营销的特点,公司建立了专业化的营销队伍,同时建立了专业化的营销组织体系。截止2009年12月底,公司已建立四十家战略合作伙伴,其中客户类合作伙伴二十九家,包含大型钢铁企业、石化企业、设计院、制药企业等,许多用户与公司合作时间长达二十余年,彼此之间形成了稳固的信任。
"两个转变"加上"陕鼓模式",通过实施现代化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推动流程再造和管理创新,全面提升公司在系统集成、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科研开发、生产制造等方面的经营能力并不断优化经营管理模式。为公司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以透平产业为核心的大型技术装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和系统服务商奠定了基础。
2009年陕鼓动力实现营业收入约36.09亿元,净利润达4.63亿元。同时,陕鼓动力还创造了行业内最高的利润率和最低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2008年,人均利润率高达19.68万元/人,万元产值能耗仅为0.0182吨标煤/万元。
核心技术优势明显
公司是风机行业最早实现系统集成技术的企业,具有系统技术的优势。多年来,公司在流程技术开发和系统集成上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提升了公司系统技术的综合能力,与此同时公司通过大力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实现了系统技术的持续创新。
公司具有工业流程关联技术优势,在对工业领域核心设备及技术研究的前提下,扩展到相关联工艺流程及设备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整个工业流程所需要的设备、技术、监测、维护等功能需求。公司建立了世界唯一的能量回收透平装置(TRT)工艺流程试验台,模拟进行高炉顶压的高精度稳定性控制研究;在行业首家研制的旋转机械远程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已在60家客户得到应用。
公司具有主机技术优势,拥有门类齐全的国际先进的主机技术,其中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的轴流压缩机技术和自主研发的能量回收透平装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高效节能和降噪环保特点,在国民经济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与国外先进公司合作制造和自主研发并行研制的离心压缩机技术和离心鼓风机技术采用三元流先进技术设计和CFD流场分析,在煤化工、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普遍应用,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空分用压缩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公司还具有丰富的人才储备,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公司内部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突出贡献专家10人,省市突出贡献专家27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7人,研究员级专家38人,机械工业突出贡献技师11人,行业技术能手37人,并聘请社会各类专家10余人和专业的专家团队。1993年集团公司被首批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2004年国家人事部批准在公司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国家劳动保障部批准的高技能人才(机电专业)培训基地。
公司建立了内部人才选拔竞聘机制、重点岗位轮换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近几年,公司每年在国外培训员工300多人次。2005年,公司获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
募投项目打造一流强企
此次,陕鼓动力拟发行1.09亿股A股。募集资金主要应用于大型透平装置成套产业能力提升与优化项目、石家庄金石空分装置工业气体项目以及陕西陕化空分装置工业气体项目。
募投项目将进一步加强核心产品研发和制造能力,强化基于核心产品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强化工业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平台运营能力。利用本次募集资金,增强了公司在大型轴流压缩机、能量回收透平装置方面的核心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使公司生产上述装置的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利用本次募集资金,使公司完成从生产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企业的战略性转变,形成产业链的延伸,避免与竞争对手同质化竞争,使服务经济成为公司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展望未来,陕鼓动力将以为工业文明创造绿色动力为使命,全面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立志将公司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以透平产业为核心的大型技术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和系统服务强企。